吳鞠通治療危重病八法
(作者未知) 2010/8/19
【摘要】 吳鞠通不僅是溫病大家,還善于治療雜病,尤其在治療危重病方面膽大心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值得后人研究繼承。本文對《吳鞠通醫(yī)案》治療危重病醫(yī)案進行研究,歸納出八點體會。一、敢用重劑;二、頻服不斷;三、道地藥材;四、交替用藥;五、內外合治;六、善用血肉有情之品;七、配合精神治療;八、綜合運用。
【關鍵詞】 吳鞠通 危重病
吳鞠通是溫病學大家,在吸收葉天士溫病理論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三焦辨證的體系,為溫病學發(fā)展作出杰出貢獻。吳氏不僅善于治療溫病,還善于治療雜癥,是一位杰出的中醫(yī)內科大家。吳氏在治療危重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有很高的借鑒價值和臨床意義。本文將吳氏治療危重病的經驗歸納為以下八點:一、敢用重劑;二、頻服不斷;三、道地藥材;四、交替用藥;五內外合治;六、善用血肉有情之品;七、配合精神治療;八、綜合運用。下面分別具體論述(按:文中醫(yī)案引文皆出自《吳鞠通醫(yī)案》[1],因引文太多,具體頁碼不注)。
敢用重劑 吳鞠通在治療危重病的時候,所用藥物的劑量有時達到令人瞠目結舌地步,患者卻每因此轉危為安。每一味藥物都有規(guī)定的常用劑量。性味平淡的藥物,多用一點,并無大礙。那些性味峻猛的藥物,本來規(guī)定的劑量就很小,所以中醫(yī)界有“辛不過錢”等說法,如果用多了,就會產生副作用,甚至出現生命危險。作為上工,需要知常達變,就是既要明白一般情況,也要知道在特殊情況下敢于突破常規(guī)!秲冉洝吩啤坝泄薀o殞,故無殞也”[2]也是這個道理。吳氏臨床敢于使用大劑量的藥物,并非嘩眾取寵,而是病情的確需要。一位蠱脹兼水腫的患者,“滿腹青筋暴起如蟲紋……六脈沉弦而細, 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口中血塊累累續(xù)出,……勢太危急”。吳氏先煎鯉魚湯讓病人服用一晝夜,病情得到初步控制以后,用“《金匱》麻黃附子甘草湯”發(fā)汗治療上半身之水腫。前醫(yī)用麻黃八分、附子一錢, 吳氏用麻黃二兩、熟附子一兩六錢。在座的其他醫(yī)生看到這個分量,“大嘩曰:麻黃可如是用乎?”經過吳氏解釋,病家才敢去買藥,藥鋪卻不敢賣,必須主人親自去才敢賣出。如此使用重劑足見吳鞠通非常大膽,但有他的道理。他向大家解釋說,在通常情況下,“人之畏麻黃如虎者,為其能大汗亡陽”,但是這個病是一個特例,不能按照常理用藥。一方面重病必須用重劑,“此癥閉錮已久,陰霾太重,雖盡劑未必有汗”。一方面服用得法,“湯雖多,但服一杯,或半杯,得汗即止,不汗再服,不可使汗淋漓,何畏其亡陽哉”!在服藥的方法上是多備分服,足以預防大汗亡陽情況發(fā)生。此病人在吳氏的重劑治療下,最終得以治愈。孫思邈說過做一個好醫(yī)生需要“膽欲大而心欲細”,吳氏足以當之。
頻服不斷 吳鞠通在治療危重病的時候,在服湯藥方法上也不拘一日三服的常理,而是頻服不斷?娤S涸疲骸皽呤幰,煎成清汁也,去大病用之!盵3]湯劑有吸收快,能很快到達峰值發(fā)揮作用的優(yōu)點,所以一般用于危急大病,但是也有藥效難以持久的缺點。治療危重病使用湯劑,采用頻服不斷之法,既可以使迅速起效,也可以維持藥效,這就是吳氏要求如此服藥的道理。吳氏治療一位蠱脹兼水腫危重病人,“用活鯉魚大者一尾,得六斤不去鱗甲,不破肚,加蔥一斤,姜一斤,水煮熟透,加醋一斤,任服之!狈庺~湯一晝夜,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
道地藥材 治療危重病,不僅需要辨證準確,對癥用藥,而且需要藥物的質量可靠。如上所舉蠱脹兼水腫病人,在使用大劑麻黃附子甘草湯發(fā)汗取效后,使用五苓散利尿治療下部水腫,但是服用“十五天不效,病亦不增不減”。病家以為是藥方不對,請求轉方,吳氏心中明白這不是方子不對,“病之所以不效者,藥不精良耳”。他讓病家“去求好肉桂”。若仍系前所用之桂,明日他將不予立方。當病家“購得新鮮紫油邊青花桂一枝”以后,吳氏曰:“得此桂必有小便……于是用五苓二兩,加桂四錢,頂高遼參三錢,服之盡劑”,結果正如吳氏所言“其溺自子正始通,至卯正方完,共得溺三大盆有半”。最后吳氏“用調理脾胃痊愈”。此則醫(yī)案足以說明,治療危重病,必須使用道地藥材才能夠力挽狂瀾。
交替用藥 一般來說,危重病的病機比較復雜,就算認證準確,有時也難以愈疾,還需要講究用藥之法。一位肝癰患者謝某,病勢本來就很急迫,卻又被庸醫(yī)誤治,以至于在吳鞠通接手的時候,這位患者“先因肝絡瘀滯,以致血不歸經,日久不治,由陰經損及陽氣,自汗溺變痿弱,陽虛也,左脈洪數而芤,陰傷也。如是陰陽兩傷之極,而瘀滯仍然未凈,通絡則虛急,補虛又絡滯,兩難措手”。這個患者因為肝癰導致吐血不止,吐血過多又導致陰血虧虛,因為長時間得不到有效治療,陰損及陽,導致陰陽兩虛,瘀血內停,虛實夾雜。如果單純化瘀通絡,殘存之正氣將立刻消亡;如果單純補虛,又會加重瘀血的癥狀。經過綜合考慮,吳氏“不得已用新絳一方,緩通其絡,其補藥則用陰陽兩攝法,聊盡人力而已”(未完,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