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詩史研究的全局意義
(作者未知) 2010/8/27
這些年來,隨著新詩歷史的不斷延長,新詩史的研究受到了學術界越來越多的關注,除了所有的現當代文學史著作都會涉及新詩之外,還出現了不少研究新詩歷史的專著,從整體上或從某一時段、某一側面描述了新詩發(fā)展的歷史。同時還在現實主義詩歌史、現代主義詩歌史、新詩文體探索史等方面出現了不少頗有價值的著作。
盡管這些專家在資料收集、體例設計、具體論述等方面都花費了大量精力,可以使我們通過這些著作了解新詩發(fā)展的一些情況,但讀過之后,我們總覺得這些著作給人這樣一種印象:許多具體的人事被遮蔽了,復雜的新詩歷史在經過人們的解讀之后顯得相對單薄,很難在其中感受到風起云涌的動人景象。這當然也不奇怪,新詩以前漫長的中國詩歌發(fā)展史在經過時間與藝術的淘洗之后,往往只剩下一些優(yōu)秀的詩人與作品,剩下薄薄的一本,最終變成了“優(yōu)秀詩人及作品史”。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這種“優(yōu)秀詩人及作品史”之外,還有大量的相關研究,比如詩人研究,甚至詩人的交游研究;詩歌思潮研究;詩歌流派研究,等等。優(yōu)秀詩人與作品的出現往往不是偶然的,它們都需要長期的藝術積淀、需要大量的其他詩人和作品作為鋪墊。對鋪墊性的詩人及作品進行研究,可以使我們更清楚地了解詩歌藝術演變的規(guī)則與軌跡。我曾經針對當下的“先鋒詩”說過,一個時代的“先鋒詩”、先鋒思潮等等大多是開路的,它們因為具有創(chuàng)新與破壞特征而受人關注,但它們往往不是成熟果實的收獲者。后來那些吸收多種詩歌觀念而集大成的詩人更有可能獲得豐碩的果實。因此,在詩歌史研究中,我們不能忽略了開路者而只關注那些取得豐碩果實的詩人,否則就可能違背詩歌發(fā)展的規(guī)則,也與歷史事實不相符合。
詩歌史研究并不等于“優(yōu)秀詩人與作品史”研究,在史識上至少要注意兩個維度,一是重現歷史的史實意識,通過述史,使人能夠回到歷史的情景中,回到歷史的豐富與復雜之中;二是評價歷史的藝術意識,要能夠通過對歷史的描述讓人懂得哪些是優(yōu)秀詩人,哪些是好詩,知道哪些詩人、哪些作品最終構成了詩歌藝術發(fā)展的主流。重現歷史是詩歌史書寫的第一步。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一些研究古代詩歌發(fā)展的專家在對詩人、詩歌進行研究的時候,往往需要進行大量的前期工作,包括考據、甄別方面的工作,有時還難有定見。由此我想,我們在研究新詩歷史的時候,如果能夠在做宏觀描述的時候也保存大量的史料,這對后來的研究者肯定是有好處的,至少可以免除不少考據方面的精力。
新詩史研究要實現這兩個史識,大致需要經過這樣幾個層次或者說步驟:個案研究、群體研究、地域研究與總體研究。
個案研究主要是詩人研究,包括詩人的創(chuàng)作經歷、藝術追求、藝術成就與局限等。詩歌創(chuàng)作是具有個人性特征的,所謂的詩壇、詩史都是由眾多個人的藝術探索和他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構成的。個案研究是詩歌史研究獲得深度與廣度的基本前提。
群體研究包括詩歌流派研究、詩歌思潮研究等,流派、思潮等是在個人創(chuàng)造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相似性的藝術景觀,而且可能是跨地域、跨時段、跨年齡的。思潮、流派是詩歌藝術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也涉及詩人的興趣、愛好等,對它們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詩歌藝術內部的交流與協調,也可以打量不同群體之間的交叉、對立、沖突及其社會文化和藝術淵源。
地域研究也是詩歌研究的重要維度,不管人們怎樣“反文化”、“反傳統”,但文化對詩歌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在《詩經》、楚辭時代,北方詩歌的現實主義特色和南方詩歌的浪漫主義特色是無法抹殺的。在現代,鄉(xiāng)村文化和都市文化影響下的詩歌存在著差異,發(fā)達地區(qū)和西部地區(qū)的詩歌在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同的;齊魯文化與巴蜀文化中的詩人有著不完全相同的藝術觀念、藝術風格和成就……這些都是詩歌具有地域特征的體現。不同地域的詩壇本身又是由大量詩人、群體、作品構成的,具有多樣性與豐富性,它們同樣體現中國新詩的多元與豐富。
總體研究就是宏觀研究,是對整個中國新詩發(fā)展的研究。整體研究需要立足個案研究、群體研究、地域研究,才能獲得中國新詩發(fā)展的多樣信息,才能在廣泛的參照中對新詩發(fā)展做出客觀評價。
一般而言,這幾個層次需要一個個突破,才能寫出完整、科學、符合歷史事實的新詩史著作。換句話說,優(yōu)秀詩歌史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不只是具體寫作者的功勞,而是需要集合更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如果個案研究、群體研究、地域研究等方面的成果出現欠缺,優(yōu)秀新詩史的出現也就缺乏基礎和依據。
在新詩批評史上,詩人個案研究、群體研究已經取得了相當突出的成就,出版了不少詩人研究、流派和思潮研究方面的專著。關于有些詩人與群體的學術專著已經出現了多部,比如研究艾青的著作至少包括《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艾青專集》、《生活的牧歌——艾青的詩》(曉雪, 1957)、《艾青論》(駱寒超, 1982(未完,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