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影的背后
(作者未知) 2010/8/27
【摘要】關(guān)于《鐵皮鼓》的主題思想,概括起來有三種代表性的觀點:一種認為小說主要揭露了小市民思想與納粹的淵源,一種說法是小說主要表現(xiàn)了納粹的暴行,而第三種觀點則既批評了小市民的人性弱點,同時也揭露了納粹的暴行。本文將從文本本身和德意志民族的性格特征入手,詳細分析小說中所蘊涵的主題思想。
【關(guān)鍵詞】妖魔化 小市民 人性 弱點
一
二零零五年是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六十周年,聯(lián)合國以及世界各國都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活動。德國副總理兼外長菲舍爾再一次強調(diào),奧斯威辛集中營將作為種族大屠殺和極端藐視人性的象征,在人類歷史上遺臭萬年;德國人民愿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反思這段最為野蠻和黑暗的歷史。對于這段不光彩的歷史,德國政府和民眾表示了巨大的懺悔,這一切都在近五十年前的一部小說——《鐵皮鼓》中,沒有掩飾、也毫無歪曲地表現(xiàn)了出來。
《鐵皮鼓》的作者君特•格拉斯是德國戰(zhàn)后文學的代表作家,1927年10月16日生于但澤(今波蘭格但斯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曾被征召入納粹空軍和黨衛(wèi)隊服役,親身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目睹了納粹令人發(fā)指的行經(jīng)。1955年他開始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同年加入德國戰(zhàn)后第一個文學社團“四七社”。1958年他在該社團每年一次的作家聚會上朗讀了其第一部長篇小說《鐵皮鼓》的第一章《肥大的裙子》,因而一舉成名,獲得“四七社”文學獎。1959年該書正式出版,至今已經(jīng)翻譯成二十幾種文字,銷售量逾百萬冊!惰F皮鼓》不僅使德國戰(zhàn)后文學翻開了新的篇章,這部小說同時也使作家獲得了世界聲譽,成為二十世紀最后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鐵皮鼓》是作家君特•格拉斯的成名作,小說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描寫了1899年至1954年的德國歷史,重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及戰(zhàn)后歲月。一部作品的主題思想是吸引讀者的靈魂和精髓,而關(guān)于這部作品的主題思想,評論界歷來有三種代表性的觀點:德國日耳曼語言文學教授、格拉斯的文學顧問兼格拉斯全集編纂者福爾克•諾伊豪斯認為,作品主要揭露了小市民與納粹的淵源關(guān)系;烏特•利烏爾沙特通過對情節(jié)的仔細分析后,批評與揭露納粹的暴行才是小說的主題,著名的德語文學研究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葉廷芳先生也持此觀點;漢斯彼得•布羅德則指出,小說既批評了小市民,同時也揭露了納粹的暴行[1],《鐵皮鼓》的翻譯者、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胡其鼎先生同樣持這種觀點。 那么,作家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的真正意圖是什么呢?是否真如以上三種代表性的觀點所闡述呢?
縱觀整部小說,其情節(jié)分為三個部分,每一部分都與德國歷史的一個階段相對應:威廉帝國和魏瑪共和國時期構(gòu)成第一部分的歷史背景;小說第二部分發(fā)生于納粹與二戰(zhàn)時期;第三部分是戰(zhàn)后的聯(lián)邦德國時代。作者不像其它反戰(zhàn)作家那樣,通過描寫戰(zhàn)爭的殘酷和戰(zhàn)后德國人民的悲慘處境來反映現(xiàn)實、揭示主題,而是要揭露納粹時代及其構(gòu)成的社會基礎(chǔ)——小市民的思想意識,表現(xiàn)其創(chuàng)作的主旨在于既要揭示納粹對當時德國普通民眾的利誘,因為他們是一群披著羊皮的狼,是殺人魔王,慣于使用各種伎倆裝點自己,充分利用小市民的思想意識為其侵略統(tǒng)治政策服務(wù),玩弄德國人民與股掌;同時又要反對把納粹妖魔化,因為正是德國普通民眾狹隘、盲目、順從和狂熱的小市民性格特點才構(gòu)成了納粹的思想基礎(chǔ),使得納粹能夠通過選舉這種合法手段攫取政權(quán),推行其戰(zhàn)爭政策,把德國和德國人民一步步推向毀滅的深淵。
二
小說從外祖父被警察追捕開始,原因不過是他把但澤某木材加工廠的“一道柵欄油漆成刺激性的紅白兩色”,紅白兩種顏色是當時波蘭的國旗顏色,寓意但澤屬于波蘭而非德國領(lǐng)土,所以身為德國人的老板說他故意挑釁,用這些板條揍他,一怒之下外祖父把工廠放火燒了。雖然通過外祖母的幫助,外祖父僥幸躲過了被捕的劫難,最終卻仍然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當他在河流中的木筏上與死神搏斗時,普魯士王儲正在河邊舉行新船完工慶典,國民在用普魯士國歌中的第一句歌詞向他歡呼致敬:“天佑汝,頭戴勝利王冠!蓖庾娓钢员仨毺幩朗且驗樗魬(zhàn)了但澤屬于德國領(lǐng)土這一原則,對德國人來說,沒有什么比原則更令人值得重視的了。原則高于一切,并且永遠正確。為了原則,德國人不惜犧牲自己,犧牲他人。如果這些原則涉及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的話,那么德國人忠誠于它的決心會更大。但可悲的是,他們很少用批評的眼光去看待它,他們認為原則是永恒的,一旦定了下來,就無須在應用中再動用理智去審視。如果一個錯誤的想法被德國人認定為原則的話,那么就很難再把它從德國人的頭腦中抹掉。他們會在這個錯誤想法的基礎(chǔ)上構(gòu)筑起一整套理論體系,然后用最精細的方式對其進行分析,并將之奉為效法(未完,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