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職校學生,更需要被賞識
魯榮華 2010/8/30
心里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告訴我們,人類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高層次的需求是被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欣賞和評價。對于學生,尤其是民族貧困地區(qū)農村職業(yè)中學(以下簡稱農村職校)的學生,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就更需要得到教師對他們的認可和欣賞。
一、農村職校學生更需要得到賞識的原因
賞識教育是一種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用愛去感化學生的教育方式。農村職校學生由于家庭、社會、學校和自身的原因,存在著諸多更需要被賞識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自卑感強和缺少關愛。
1、自卑感強
近幾年來,由于職校辦學困難以及普高熱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得職校招生大幅度滑坡,有的職校已經根據(jù)國家相關政策和實際情況自主招生,農村職校的學生尤為突出,導致職校生源參差不齊,生源質量大大降低。而農村職校的大部分學生,基本上是以前普通中學的“雙差生”,有些是被視為具有相應初中學歷的社會青少年。這些學生的特點是基礎差,品德素質差,家庭貧困;他們對自己的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很強;他們在進入職校以前,很少得到過老師的認可、表揚、關心和鼓勵,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甚至從沒得到過老師的認可、表揚和鼓勵,自尊心得不到滿足。2003年,我所任教的雙江縣職教中心2003級汽車駕駛與維修班的40名學生中,有近30名就是這樣的學生。
2、缺少關愛
農村職校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單親家庭或是生活在家庭的陰影之中,經常被父母打、罵。我于2003年所任教的汽修班的40名學生中,有6個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有7個雖然不是來自單親家庭,但是也生活在家庭的陰影之下,經常被父母打罵;或者是父母關系不和,經常不管孩子。這些學生,是非常需要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尊重和鼓勵的,比起其它學校的學生,他們就更需要得到教師的關心、幫助和賞識。
二、對農村職校學生進行賞識教育的重要意義
1、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傳統(tǒng)的教育喜歡拿一個學生的優(yōu)點去對照另一個學生的缺點,不允許學生存在失敗,違背了生命的成長規(guī)律。而賞識教育尊重生命,尊重生命的成長規(guī)律,允許學生存在失敗,使學生能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中成長,教師肯定和鼓勵的話語,可以使學生增強無窮的自信心,敢于面對挫折和失敗。這一點,對于農村職校學生無疑是一劑相當有效的良藥。
2、可以發(fā)掘學生的潛能
每個學生在某個方面都有一定的天賦。雖然農村職校的許多學生看起來都是一定程度上的“雙差生”,甚至是“多差生”,但只要教師去努力的尋找和發(fā)掘,都可以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而后給予賞識,加以引導,就可以把每個學生內在的潛力開發(fā)出來,達到職校應有的育人功能。
3、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農村職校的大部分學生,由于以前基本上沒有得到過老師的關心、認可和表揚,缺少家庭的溫暖,形成了許多不良的行為習慣,思想品德素質比較差,見到老師也不會主動打招呼問好。這樣一些學生,其實他們的內心非常脆弱,非常渴望得到老師和別人的尊重和認可。只要教師在教學中多給他們一些關心、尊重和鼓勵,去尋找和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并給予賞識,也就會使他們漫漫培養(yǎng)起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善待自己和善待他人的優(yōu)良品德。
4、可以培養(yǎng)學生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人生理想
農村職校的許多學生,基本上沒有正確的人生理想和明確的奮斗目標。他們經常處于茫然之中,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要做什么?該何去何從?賞識教育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的一種教育方式,它關注學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心態(tài)的發(fā)展,使學生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成長,幫助學生培養(yǎng)和建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只要教師平時多對學生進行這樣的賞識教育,就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豁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從而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建立起正確的人生理想,懂得為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去奮斗,最終達到學會生存和適應社會的目的。
三、對農村職校學生進行賞識教育的方法
1、多給學生一些關愛。多給那些缺少家庭溫暖和缺少別人尊重的學生一些關愛,用愛心去感化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從而建立自信,端正學習態(tài)度。
2、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也有尊嚴,賞識教育的本質簡單地說也就是在人格上尊重學生。許多教師喜歡把自己設計的模式強加于學生,從不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不管學生愿意與否。進行賞識教育,我們就要尊重學生,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體面的臺階,從而激發(fā)他們自信的力量和求知的欲望。
3、與學生平等相處,理解、信任學生。作為一個教師,特別是一個農村職校的教師,我們應該學習、懂得和掌握教育的藝術,學會與學生平等相處,與學生進行換位思考,把學生當作自己(未完,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