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后抑郁的臨床分析
(作者未知) 2010/8/30
【關鍵詞】腦卒中;卒中后抑郁癥;臨床分析
腦卒中后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郁癥狀,是常見的腦卒中并發(fā)癥之一。其臨床特征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憂傷或郁悶,焦慮、興趣減退、睡眠障礙、早醒、體重減輕等。腦卒中后并發(fā)抑郁癥會阻礙卒中病人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復,甚至導致死亡率增加。腦卒中后經常出現情緒障礙,因其表現較隱匿及多數臨床醫(yī)師對其存在及危害缺乏足夠認識,導致腦卒中后的情緒障礙常不被重視。及早診斷,針對不同病情的患者通過藥物療法、心理療法等手段,可以改善腦卒中后患者抑郁狀態(tài),減輕病情,促進疾病的康復。本文對192例腦卒中患者發(fā)生PSD進行統(tǒng)計分析研究,為診治康復提供參考。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192例均系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神經內科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國第4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定的診斷標準,均經頭顱CT或MRI證實為腦卒中。其中男121例,女71例,年齡52~76歲,平均64歲。應用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分,主要癥狀至少持續(xù)2周以上,將抑郁分為三個等級:輕度抑郁(50~59分),中度抑郁(60~90分)和重度抑郁(≥70分)。
1.2 治療方法 對抑郁癥患者常規(guī)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抗抑郁藥物及心理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臨床體征的變化,情緒變化,腦卒中的嚴重程度的變化。每兩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表評分一次,分為輕度(0~15分),中度(16~30分),重度(31~40分)。
2 結果
2.1 PSD發(fā)病率 192例腦卒中患者發(fā)生抑郁癥者63例,發(fā)病率為32.57% ,其中輕度抑郁40例(64%),中度抑郁15例(24%),重度抑郁8例(12%) 。
2.2 抑郁與腦卒中損害部位的關系 根據腦卒中病灶的部位分為大腦半球左側、右側及大腦皮質、皮質下、小腦及腦干。損及左側半球30例(47%),損及右側半球13例 (20%) 例損及雙側15例(24) ,損及小腦及腦干5例 (9%)。
2.3 抑郁與早期心理干預及藥物治療 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及早期抗抑郁藥物治療,使其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客觀穩(wěn)定的情緒,能積極配合治療及康復鍛煉,臨床效果較好。本院收治的63例PSD患者,經過治療,醫(yī)學觀察指標顯示,抑郁癥均有不同程度的減輕,康復效果較好。
3 討論
PSD腦卒中常見并發(fā)癥之一,是因失望或失敗所產生的一種正;虍惓5呢撔郧榫w反應,是目前阻礙卒中病人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復的重要因素。目前PSD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可能主要是腦卒中后情緒調節(jié)通路受破壞,即破壞了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元和5-羥色胺能神經元及其通路,使神經遞質合成減少而導致抑郁。神經生物學研究認為,腦內的去甲腎上腺素能和 5-羥色胺能神經能胞體位于腦干,其軸突通過丘腦及基底節(jié)到達額葉皮質,病灶累及以上位置時其含量下降可導致抑郁發(fā)生[1],本組資料研究大腦左側半球受損抑郁發(fā)生率高于大腦右側半球。其次心理社會因素,腦卒中的高致殘率以及長病程使患者逐漸變得依靠他人,交流困難,工作、生活、社交能力下降,自我評價降低,導致悶悶不樂,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引起抑郁癥狀的發(fā)生[2]。本研究發(fā)現早期進行抗抑郁藥物治療及心里康復治療取得良好療效。PSD應盡早識別,早干預,早治療,有利于消除和預防抑郁情緒,促進患者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復,減少致殘率,提高生活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龍潔,劉永珍,蔡焯基,等.卒中后抑郁狀態(tài)的發(fā)生率及相關因素研究[J].中華神經雜志,2001,34(3):145.
[2] 于曉榮,霍曉東,路順義,等.腦卒中后情感障礙發(fā)病因素探討[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1997,23(4):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