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問題,喚醒農村中職“問題生”
張燕翔 2010/9/11
(接上頁)校學生的定位出現(xiàn)偏差。以致學校老師心態(tài)也隨之出現(xiàn)偏差。個別職校老師不能給自己準確定位,教育方法簡單、易怒。認為學生的不當行為是成心搗亂、挑戰(zhàn)自己權威。班級集體活動難搞,學生經常給自己添亂,要么對問題生窮追猛打,要么置之不理、放任自流,這樣的教育,使得中職學生的問題更加突出,使之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進而出現(xiàn)惡性循環(huán)現(xiàn)象。筆者認為學生的問題, 相當有相當部分是老師教育不當造成的,甚至還出現(xiàn)“學生對老師有仇恨的現(xiàn)象,這不得不令人擔憂。
(3)職校學生時常聽到種種議論:農村職校學生是“三等公民”;“九年寒窗,初中收場,大學無望,前途渺茫”;“書又念到頭,汗水已白流,外出找門頭,職校沒奔頭”……這些社會輿論使得職校學生心理產生變異,對自己進入職校總那么幾分不情愿,幾分遺憾,百般無奈。在農村,對職校認可度低、很難感受到政府對職校學生重視與期待,更多是偏見。在農村職校,學生很難找到自身的社會價值,因此,影響到職校學生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給不良行為的產生提供社會土壤。 通過談話了解到部分職校學生,深刻體會到社會對其冷漠、忽視,產生了報復社會的心理,這讓筆者產生難言的心痛。
3 農村中職“問題生”的喚醒教育
“喚醒教育”有諸多解讀,在這里筆者僅就中職“問題生”施加“喚醒”方法,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激發(fā)他們“重新再來”的勇氣和學習興趣,以期激發(fā)他們有勇氣戒除不良習慣,引向正常的教育軌道,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
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突出表現(xiàn)是沉迷,思想上深陷泥潭難于自拔、對問題所在自己也深感自責,無奈由于習慣的養(yǎng)成,心結難于打開,以至難于教化,因此,筆者認為應該要做法包括:
(1)結合“問題生”的心態(tài),對其進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特別是要讓中職“問題生”明確發(fā)展職業(yè)教育是我國當前現(xiàn)代化的迫切要求,使學生了解發(fā)達國家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現(xiàn)狀,認識到發(fā)展職業(yè)教育是培養(yǎng)不同層次勞者的需要,國家不僅需要專家、學者,更需要千百萬初中級技術人才。上職校不是低人一等,用不著自卑。進而突破“問題生”的心結,讓學生充分認識職校學生同樣有遠大的前途,有廣闊的就業(yè)前景,理想立足于現(xiàn)實,克服自身對前途和出路的擔心與憂慮,“路在自己腳下,就看你怎么走”。這些“問題生”一旦解除這一思想疙瘩,對問題的解決就打開了一扇窗戶。當然,樹立學生的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喚醒其塵封的心結,需要學校、社會、家庭齊心協(xié)力。
(2)堅持正確的喚醒教育。對學生的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這一點十分重要,要深入了解學生問題形成的主、客觀原因,了解學生的家庭及自身的苦衷,有針對性地運用最適當的方法進行教育,強化其道德行為的自覺性和行為的責任感,自覺影響其德行;以說服教育為主,適當的獎懲方法相結合。學校以班主任、政治老師等為主,配合德育部門協(xié)同施加教育;問題特別突出且屢教不改的學生,可以與法制部門協(xié)同教育,增強其法制觀念,令其自覺和不自覺地改正自身的問題,以期達到喚醒學生良知的目的。
(3)情感拉動與激勵改正。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大多對老師有一些冷漠的情緒,思想工作難做,指導老師必須有強烈的愛與責任意識,對學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恩威并施,先恩后威。要求老師對學生要有“朋友式”的關懷,傾聽其訴求,發(fā)現(xiàn)其心理問題,開展系列活動,讓這些學生參與其中,并發(fā)現(xiàn)其潛能;與學生達成書面協(xié)議,敦促其改正不良習慣,可用行為進步積分方式激勵學生,只要有稍許的進步,都要及時予以肯定,稍微的退步都要及時提醒。允許這些學生再犯一些錯誤,但一定要減少犯錯的機率,勇于承擔責任,并樂于改正錯誤,只要師生心靈相通,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真心關懷,問題的解決只剩時間的等待。
(4)搭建家、校、社會聯(lián)系平臺,喚起中職生成才的希望。
農村職校學生除了學校教育的主渠道外,還必須緊密聯(lián)系其家庭以及相應的社會協(xié)調配合。盡可能讓社會關注有不良行為習慣學生的家庭狀況,解決一些后顧之憂,能讓家長把溫暖及時傳遞到這些學生的身上。學生的進步家長要特別關注,并把欣喜寫在臉上,讓孩子能充分感受到;同時社會要積級營造氛圍,既有對教育的重視,更有對職校學生的就業(yè)的引導,學校與政府聯(lián)手,廣開渠道,校校聯(lián)合、校企合作訂單培式培養(yǎng)、中職集團化辦學,讓學生學有所用。對中職學生就業(yè)前景進行設計并著力打造,讓中職學生對前途充滿信心,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也是解除中職學生家長擔憂的心結,自覺配合教育的關鍵。
(5)加強對問題學生的心理疏導,糾正其不良的心理問題。多數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的心理問題突出,學校應該與專業(yè)的心理教師建立聯(lián)系,讓心理教師定期與學生交流查找其形成不良心理的原因、消除其對學習冷漠、自卑、焦慮、挫折感,悅納學生,(未完,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