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高!肮舱卫碚撜n”教學實效性的思考
(作者未知) 2010/9/27
論文摘要:提高高校“公共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必須更新教材、轉(zhuǎn)變教學方式、改革學生考核制度、改革教學評估體系。同時,還必須調(diào)動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公共政治理論課”的育人功能。
論文關鍵詞:公共政治理論課;實效性;改革
高!肮舱卫碚撜n”的目的是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政治素質(zhì)、思想素質(zhì)、道德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等,它擔負著向?qū)W生傳播“馬克思主義關于世界、社會、人生的基本觀點和基本理論,培養(yǎng)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會學生正確地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梢姡咝!肮舱卫碚撜n”對大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的地位不能削弱,只能加強。
一、更新教材
現(xiàn)被廣泛使用的“公共政治理論課”教材,極講究理論的系統(tǒng)性,幾乎囊括所有馬列主義的基本內(nèi)容,中學教學內(nèi)容也不例外。這使得教學內(nèi)容過于煩瑣,課堂上。教師無法深入展開教學。學生普遍感到,大學“公共政治理論課”與中學政治課相比并沒有多大差別,都是在學習馬列主義的基本觀點和基本理論,考試仍以課本為主,取得“公共政治理論課”高分的佳徑就是考前認真背課本內(nèi)容,“公共政治理論課”學習并沒有明顯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新的教學計劃應該重新編排教學內(nèi)容,一是從宏觀上把握,刪除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不密切、對今天沒有多大指導意義的細枝末節(jié),讓教師、學生從晦澀難懂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過程、事件后果、概念等瑣碎的內(nèi)容中解放出來,著重從宏觀上把握理論的來龍去脈,把握理論對現(xiàn)實的啟示。二是從微觀上把握,去除學生中學已掌握的內(nèi)容,選擇對現(xiàn)實有較大意義、學生未接觸、理解的部分重點講解,以專題的形式開展教學,講究針對性、理論性、深度性。
另外。教材內(nèi)容陳舊,與時代發(fā)展不相適應,許多問題只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對實踐缺乏應用的指導。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帶來了許多新事物、新情況、新思想,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互交織,中西文化相互碰撞,善與惡并存,人們的自我意識、競爭意識也越來越強。而現(xiàn)行課本上的許多觀點、理論形成于上世紀80年代計劃經(jīng)濟時期,把社會環(huán)境理想化,高揚集體主義,強調(diào)為公而忘私,學生學習后,感到課本內(nèi)容脫離實際,無法運用所學的理論去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致使學生產(chǎn)生這種想法:學而無用,不如不學。新版教科書應緊扣時代,根據(jù)大學生成長規(guī)律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添加新的內(nèi)容,對改革開放中一系列的重大問題做出科學、實事求是的回答,對學生關心的重要問題:學習、友情、愛情、親情、工作等提出建議,為他們的成長指引方向。同時,適當引入具有較強說服力的例子、數(shù)據(jù)、圖片、名言等,以增強教材的說服力、吸引力。
二、轉(zhuǎn)變教學方式
長期以來,“兩教”教學習慣采用“講解、灌輸”的方式。課堂上,老師站在講臺上一直說個不停,臺下學生靜靜地聽,師生之間極少交流,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激發(fā)不起學生學習的熱情。況且,教師很少能夠做到把理論知識和現(xiàn)實問題恰當?shù)芈?lián)系起來,深入分析問題自由發(fā)表見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擴招以來在幾百人的大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難于集中,更大程度上減弱了教師“灌輸”的“威力”。要想改變學生“不學…‘公共政治理論課”的現(xiàn)狀,提高學生學習“公共政治理論課”的興趣,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
“公共政治理論課”教學既涉及認知領域,又關涉到非認知領域,數(shù)、理、化等其他學科的教學主要在認知領域,學生掌握程度如何可直接從他們的考試成績中反映出來。相反,學生要真正弄懂“公共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道理離不開他們?nèi)蘸笄猩淼姆磸偷赖麦w驗,學生道德水平的提高離不開他們?nèi)蘸蟮膶W習、實踐、自悟等教學的效果不能僅僅通過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衡量,還要看學生經(jīng)過學習后是否能主動學習道德知識、主動提高自身修養(yǎng),并做出相應的行動。在當今瞬息萬變的社會知識更新極其迅速,今天流行的觀點,下個月可能就過時,各種文化的相互碰撞、交融,使文化多元化、隱密化、復雜化!肮舱卫碚撜n”教學不只是教給學生道德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主動去獲取道德知識。運用道德知識去揭開各種面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自覺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履行道德行為。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坦率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給學生思維啟示,與學生真誠地交流,以引起更多學生的傾聽,指導學生課后如何獲取道德知識,如何提高道德判斷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可向?qū)W生推薦閱讀書目,開展讀書交流會,組織道德問題討論,開專題講座等。
三、改革學生考核制度
1.變考試內(nèi)容客觀題為主觀題。高校開設“公共政治理論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讓學生記住哪一年、哪個月、哪一天發(fā)生了什么、結(jié)果怎樣、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是為了讓學生在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觀點和理論的基礎上,去分析問題、(未完,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