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餐桌文化差異(新)
(作者未知) 2010/11/23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跨文化交際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由于地區(qū)差異,不同的名族、國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餐桌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際中非語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名族和國家存在著各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具有濃郁的名族性和多樣性的特點。從跨文化的角度揭示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異和不同,可以使人們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內涵,探究其文化底蘊,提高跨文化意識。
關鍵字:中國;西方;餐桌文化;差異
前言
由于中西方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和勞動方式的不同,使中西方在餐飲禮儀方面有許多差別。我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據文獻記載:至少在周代,飲食禮儀已形成了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這些禮儀日臻成熟和完善,它們在古代社會發(fā)揮過重要的作用,對現代社會依然產生著影響。西方餐桌禮儀起源于法國梅羅文加王朝,在20世紀,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國,餐桌禮儀。
1.中西方餐桌文化
餐桌文化由于地域、環(huán)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口味、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
1.1中國餐桌文化
中國餐桌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古有“民以食為天”、“豐衣足食”之說,今有“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的俗語。人們把飲食文化作為生活的重要部分,常以飲食的好壞來衡量生活水平的高低。而盛大的節(jié)日也都與飲食相關聯(lián)。由此可見,自古以來,中國人對飲食的重視一直延續(xù)至今。
另一方面,作為東方禮儀之邦,重視宴席座次禮儀、受禮儀是中國人數千年的傳統(tǒng)。據有關史料記載,至少在周代,我國飲食禮儀就已經初步形成,經過不斷地發(fā)展變化,逐漸形成體系,并對西方餐桌文化產生一定影響。
隨著時代的變遷,飲食文化正向多元化發(fā)展。自清代以來,一些西餐禮儀被引進。中西餐餐桌文化的交流,使得餐桌禮儀更加科學合理。
在中國,圓形餐桌頗受歡迎。因為圓形的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對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長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過他的座位而辨認?腿藨摰群蛑魅搜埐趴勺隆1]主人必須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為一大忌。必須等到所有人到齊才可以開始任何形式的進餐活動———即使有人遲到也要等。進餐期間,主人必須承擔一個主動積極的角色———敦促客人盡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中式菜肴大多數不會只有一種材料,通常有其他伴菜或配料襯托主菜,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例如烹煮豬肉,會以爽脆的綠色蔬菜做伴菜,如芹菜或青椒,襯托粉紅色的豬肉。一頓飯不會只有一款菜肴,通常同時端上兩款、甚至四款菜肴,且每款菜肴都要色香味俱全,端上次序則以菜肴的搭配為大前題,通常同類的菜肴會同時端上,不會前后分別端上,總之整頓飯都要講求協(xié)調的搭配。
除了湯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赡軙峁┑毒撸詈檬怯每曜?曜邮沁M餐的主要工具,因此千萬不可玩弄筷子。不可用筷子敲擊其他物品,更不可以用筷子對人指指點點或打手勢示意。絕對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飯中,這是大忌,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動,應該先用眼睛看準你想取的食物。當你用筷子去取一塊食物時,應盡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吃完飯或取完食物后,要將筷子放回筷子座。一席中式餐飲如果沒有茶便稱不上正式了。為此,盡可能貯存不同品種的茶,以便照顧到客人不同的品茶需要。有關茶的問題,應該注意一些事宜。座位最近茶壺的人應該負責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歲,由最長者至最年青者,最后為自己斟。當他人為你斟茶時,禮節(jié)上應該用手指輕敲桌子,這樣做是對斟茶者表示感謝和敬意。
一席中式餐飲如果沒有茶便稱不上正式了。為此,盡可能貯存不同品種的茶,以便照顧到客人不同的品茶需要。有關茶的問題,應該注意一些事宜。座位最近茶壺的人應該負責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歲,由最長者至最年青者,最后為自己斟。當他人為你斟茶時,禮節(jié)上應該用手指輕敲桌子,這樣做是對斟茶者表示感謝和敬意。
1.2 西方餐桌文化
西餐菜單上有四或五大分類,分別是開胃菜、湯、沙拉、海鮮、點心等。應先決定主菜。主菜如果是魚,開胃菜就選擇肉類,在口味上就比較富有變化。西餐的第一道菜是頭盤,也稱為開胃品。開胃品的內容一般有冷頭盤和熱頭盤之分。味道以咸和酸為主,數量少,質量較高。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湯。大致可分為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和冷湯等4類。魚類菜肴一般作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稱為副菜。通常水產類菜肴與蛋類、面包類、酥盒菜肴品都稱為副菜。肉、禽類菜肴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稱為主菜。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未完,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