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創(chuàng)新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實效
(作者未知) 2010/11/30
(接上頁)此,學校應關注教師的政治素養(yǎng),以多種形式組織教師進行政治學習,提高教師的政治理論水平。
(二)轉變教育觀念
考試分數高的學生最受教師青睞,成績差的學生總是令教師頭痛,應試教育產生的這種學生觀在一些教師中根深蒂固。這種以成績論英雄的學生觀嚴重地摧殘了學生的身心健康。要使教師改變這種錯誤的、陳舊的學生觀,除教師自身加強現代教育理論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社會和學校要改變對教師教學效率和教學能力的評價方式,不能只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教學的主要指標。對教師自身而言,要樹立全員發(fā)展、全人發(fā)展的學生觀。教師對學困生要做到:感情投資多一點、學習指導多一點、鍛煉機會多一點、肯定表揚多一點。教師對學生個體的評價要全面,要從發(fā)展的視角看待每一個學生。
(三)調整教育心態(tài)
教師的教育心態(tài)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目前學校很多青年教師來自于獨生子女家庭,他們在順境中成長,有強烈的自尊心,心比天高,做事急于求成,承受挫折的能力差。他們往往把因生活和工作中的不順產生的不良情緒帶進課堂,形成師生情感上的對立。為了防止將不良情緒帶進課堂,教師要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和情緒,進行必要的心理移情換位,做到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寬容學生,與每一個學生平等相處。
(四)提高育德能力
教師的育德能力包括解學生、把握德育內容、靈活運用德育方法、心理輔導、后進生轉化、德育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德育研究等能力。教師育德能力的提高一是靠自身的不斷學習和實踐。二是要有計劃地進行專項培訓。三是傳、幫、帶。一些學校在新老班主任之間進行師徒結對,簽定師徒合同是提高青年教師育德能力的一項有效措施。
(五)增強人格魅力
如何培養(yǎng)教師的人格魅力?從教師個人角度來看,首先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教師不僅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而且還要有得體的言談舉止。因此教師應選擇健康的人格理想作為發(fā)展價值的參照系,從點滴人手,自覺加強各方面的修養(yǎng),不斷完善自己。其次要豐富文化底蘊,強化教師人格根基。教師必須不斷潛心學習,努力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不斷地提高和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教師的知識愈豐富,其個人對知識、科學、生活的態(tài)度就愈鮮明,學生就會從教師身上看到智慧的光芒,敬佩之情就會油然而生,教師追求知識的精神就會內化為學生的學習行為。再次,教師要以“平常心”對待一切事物,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接納他人,以誠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要揚長避短,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個性;要熱愛教育工作,為提高工作質量不斷提高自己;要期望適度,步步落實目標,不斷體會成功的快樂,增強自信心;要培養(yǎng)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從學校方面看,學校應該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的校園環(huán)境,為教師個體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條件。例如,在政治學習中引導教師處理好職業(yè)與事業(yè)的關系,緩解個體與社會的矛盾沖突;建立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發(fā)展,等等,這些舉措都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自身修養(yǎng),使之形成令學生欽佩的人格魅力,并以之影響、陶冶學生。
四、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內容
中學德育工作內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倫理道德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組織具體的德育內容時,我們一定要考慮德育對象的年齡特征和個性特征,加強德育內容的針對性,要直面社會現實,嚴防德育內容的空洞性和單調性,開展一些能感動學生心靈的活動,實現德育認知、德育情感、德育意志、德育信念、德育行為的統一,保證德育內容的實效性。例如,我們可以用抗震救災中涌現出來的模范英雄的感人事跡來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和世界觀教育;可以請人們公認的道德模范來校做專題報告,對學生進行倫理道德教育;可以聘請公安部門的領導擔任學校法制副校長,對學生進行遵紀守法教育;可以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來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等。
五、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方法
德育方法是德育內容產生教育影響的手段,是實現德育目標的必要條件,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在學校德育工作中,以往德育工作方法單調、形式化比較突出,特別是德育過程沒有遵循生活化原則,德育實踐活動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脫節(jié),制約了德育實效性的提高。因此,學校德育實踐應在遵循生活化原則的前提下,注重挖掘德育資源,做到課堂滲透有新意、課外活動有新路,關注學生真實全面的學校生活,充分利用德育機會,引導學生追求真、善、美。
(一)創(chuàng)新班團活動
改變傳統的班團活動課,使之不再只是班主任訓話和班級工作安排課。讓班團活動課成為學生辯論、演講、研討、交流的場所,一課一主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心理需求,充分調動全體學生參(未完,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