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化及中西方文化對比
(作者未知) 2010/12/31
(接上頁)由, 另一方面帶來了異化、無序以及工具理性的“鐵籠”。 正是這樣,現(xiàn)代性在冷戰(zhàn)以后以一種不可抵御的力量迅速地向全球擴張, 以致于第三世界不得不接受“現(xiàn)代性的詛咒”: 不但在經(jīng)濟上要納入資本主義的經(jīng)濟體系, 在文化上也要納入源自西方的敘事模式。
湯林森:現(xiàn)代性在全球的擴張雖然是個不爭的事實, 卻不能證明文化帝國主義的存在。他指出, 20世紀60年代以來, 帝國主義已經(jīng)被“全球化”所取代。
薩義德:在當前的世界秩序中, 東西方之間、南北方之間的沖突仍然觸目驚心, 因而全球化、人類一體化的預測要么是某些理論家粉飾現(xiàn)實的違心之論, 要么是善良知識分子的癡人說夢。
(5)、兩種看法的淵源
兩人采取的方法差異:湯林森主要采用的是解釋學的方法。薩義德采用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和福柯的“權力話語”理論。正是薩義德和湯林森的差異所在: 湯林森以解釋學為理據(jù), 更多地強調文化交往中的平等關系, 而薩義德受葛蘭西和?吕碚摰挠绊, 更多地關注文化交往中帝國主義霸權的隱秘運作方式。
兩人的本體論差異: 回答“誰在說話?”的問題時兩人的立場不同。葛蘭西是接受西方教育的東方人,湯林森是發(fā)達國家代言人;二者分屬不同的知識分子類型。
三、支持文化帝國主義存在的辯護
1、文化帝國主義的實踐之一——好萊塢影像中的“東方主義”思維
何謂“東方主義”
后殖民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人物愛德華•薩義德在《東方學》一書中對之作過明確界定:東方主義“不是表達了對一個與自己顯然不同的(或新異的、替代性的) 世界進行理解——在某些情況下是控制、操縱甚至吞并——的愿望或意圖” 。它“與帝國主義強力有著特殊的歷史關聯(lián)”。薩義德指出“: 東方主義”是“建立在關于‘東方’與‘西方’的本體論與認識論區(qū)分基礎上的一種思維方式”。凡是以東方與西方這一基本二分法作為起點的對東方、東方人、東方習俗、東方“心性”、東方命運等等進行本質主義陳述的寫作都屬于東方主義。
西方電影關于功夫、倫理、俠客、中醫(yī)、玄學、暴力美學等正是“東方主義”的典型表現(xiàn)。
好萊塢電影中的“東方主義”
(3).全球化語境下好萊塢電影的“東方主義”新動向
西方國家以美國文化產(chǎn)業(yè)為首,通過商業(yè)文化輸出,把西方的價值觀、世界觀推銷到世界各個角落,逐漸形成文化霸權。
在“全球化”時代,“東方主義”的政治功能絲毫沒有減弱。自從穆斯林世界被貼上美國頭號敵人的標簽之后,“阿拉伯”就與“恐怖主義”聯(lián)系到了一起。
華人好萊塢電影的“自我東方化”的色彩。“自我東方化”即東方人以西方人論述東方的邏輯為參照和出發(fā)點,固化和本質化“東方主義”的行為和話語表達。一大批有影響力的華人電影可以說明這種趨勢!白晕覗|方化”已經(jīng)成為東方導演把影片推向國際市場的有力武器。 “沉默的他者”不再沉默,轉向迎合而不是挑戰(zhàn)或推翻西方人固有的想法。
(2)典型的東方人
將東方典型化有兩個用處:一是方便西方對東方的把握;二是這種典型其實蘊涵著豐富的含義,那就是對東方的敵意。負面的東方形象傳達了西方對東方的看法與態(tài)度。固定秩序“白人男性-白人女性-黑人男性-黑人女性”強調缺失,強調秩序,這些都是將東方人典型化的慣用手段。西方需要這些典型來強調他們的中心位置,將東方邊緣化,并且使他們將東方的一切活動合理化。
3、新時代的東方主義
《明日帝國》
促使電影對東方形象作出修正的原因,第一,在歐美社會中面臨著數(shù)量越來越大的非白人移民,他們的反對聲音不容忽視。其次就是票房表現(xiàn)。電影中負面的東方形象令日漸清醒的東方觀眾反感,電影制作者在考慮利潤的前提下,不得不推出貌似正面的他者形象,更標榜在他者形象上前所未有的真實塑造。
007電影一向以其敏感的時代觸覺見稱。在《明日帝國》中,它帶出了潮流元素:媒體的力量。同時,在電影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的崛起,因為在電影中,在中國成立辦事處是媒體大亨卡佛的目標。在電影中可以看到兩股力量的交織:一是要維護東西方的差距,二是對中國發(fā)展的擔心。進一步考量,由于中國的龐大票房,電影不得不對林慧這個角色有一番斟酌。觀眾看到的林慧,正是一個折衷的東方人物形象。
“所有的對于東方社會,語言,文學,歷史,社會學等等的看法我都稱之為顯性東方主義。任何關于東方的知識的改變都僅限于顯性東方主義的改變,隱性東方主義是不變的,穩(wěn)定的,永恒的”。
四、反對文化帝國主義存在的辯護
1、不開放不足以成文化——關于全球化中媒體保護與媒體開放政策
(1)限制性保護與(未完,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