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學生薪同農民工
EDU 2011/4/3
隨著“民工荒”越來越受輿論關注,與之相關聯的一個中國社會新群體——“大學生農民工”也備受社會關注。據2011年2月23日的《長江日報》報道,湖北省為農民工舉辦的專場招聘會上,居然有不少應屆大學畢業(yè)生前往應聘。又據《華西都市報》報道,在成都今年首場特大招聘會上,大學應屆畢業(yè)生的薪酬比農民工的薪酬稍微低一點或者持平,成都人才市場對此社會現象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45%的被調查應屆畢業(yè)生認為這是正常的,薪酬高低是由市場供需關系決定的。
這不是個別現象,全國各地都有這種“淪為”農民工的大學畢業(yè)生,他們與沒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普通農民工職業(yè)混同,工資相差無幾。客觀來說,大學生“淪為”農民工確實是一件頗為悲哀的事:過去的天之驕子、未來的社會精英,居然要去和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農民工爭飯碗,這很容易使人想到國家人才資源的浪費,懷疑改革開放之初流行的“腦體倒掛”現象又回來了。
或許,我們可以說,大學生甘當農民工反映出當今大學生就業(yè)理念的轉變,這也是一種社會的進步,但這種轉變與進步卻飽含著淚水與代價,他們避免了失業(yè),但卻必須去適應農民工的高勞動強度、低社會保障和差生活條件,而且,這種代價往往不完全是出于其自身的原因,而是為著整個社會與時代做出犧牲:生于農村不是他們的錯,這要歸因于城鄉(xiāng)二元社會結構的現狀;大學生就業(yè)難也不是他們的錯,這要歸因于近年來高校的盲目擴招、教育質量的下降以及就業(yè)結構與產業(yè)結構的矛盾。
無論與發(fā)達國家還是同等水平的發(fā)展中國家相比,中國大學生從數量和結構上看都處于偏低水平,為什么還會出現大學生與農民工搶飯碗的現象呢?這是因為,中國教育界雖然在把大學生當做技術型高端人才進行培養(yǎng),但技術開發(fā)、創(chuàng)新產業(yè)、服務業(yè)等高端產業(yè)并沒有以大學擴招的速度發(fā)展。中國發(fā)展最迅速、最消化人力資源的仍然是那些勞動密集型產業(yè),世界聞名的“中國制造”并不能為中國大學生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因此,僅僅從大學生就業(yè)的角度講,中國制造的產業(yè)升級就已迫在眉睫。
從生命個體來看,大學生“淪為”農民工或許不是個幸事,但從社會整體來看,他們的犧牲與付出將大大有利于中國經濟的進步與轉型。無論“大學生農民工”畢業(yè)于幾流學校,他們都比沒受過高等教育的農民工具有更高的個人素質、創(chuàng)新意識、學習能力與自我意識,“大學生農民工”走到生產一線,更容易成長為高素質的產業(yè)工人和技術創(chuàng)新帶頭人,他們的加入,將大大提升中國農民工群體的整體素質,提升中國制造的水平,從而為中國制造的產業(yè)升級奠定良好基礎;他們的加入,還將提升農民工的維權意識,推動農民工群體社會地位的改善。
而且,如果大學生能夠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憑借他們的學識、智商,只要熬過陣痛,即便成為農民工,也未必不能搏得一個好前程。比如,建筑工地上的工程預算員,如果取得了造價員證、造價工程師證,再有七、八年的工作經驗,年薪就能達到十幾萬元,絲毫不遜于辦公室白領。
雖然從結果上看,大學生“淪為”農民工有其社會進步之處,但我們絕不能因此放任這個過程。既然年輕的大學生群體在竭力接受陣痛,為國家的長遠發(fā)展做出犧牲,那么,社會各方更應該盡量幫助大學生減輕因角色轉變而產生的痛苦,幫助他們樹立起良好心態(tài),不至于因自覺沉淪而仇視社會,相關部門、機構也更應該盡最大努力,公開、公平、公正地為大學生提供更合適的工作崗位。
值得警惕的是,就怕大學生甘當農民工之時,用慣了農民工的資方反而容不下更有知識、更懂法律的大學生,一旦資方把能夠利用自身所學知識與文化來合理維權的大學生當成“刺頭”加以排斥,難保不會沒有“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出現,大學生可能因此而落得個想當農民工都不得的“下場”,那才是真正的社會悲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