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基站的維護
(作者未知) 2008/11/16
(接上頁)包括防直擊雷、防感應雷以及接地系統(tǒng)的設計。根據(jù)信息產(chǎn)業(yè)部批準的中國通信行業(yè)標準:"移動通信基站防雷與接地設計規(guī)范"以及產(chǎn)品的特點和工程設計的經(jīng)驗,提出以下解決方案。
1.接地系統(tǒng)
防雷工程設計中無論是防直擊雷還是感應雷,接地系統(tǒng)是最重要的部分
1.1對接地電阻的要求:
從理論上講接地電阻愈小愈好。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地阻決不能大于4歐姆,應力爭小于1歐姆。
1.2應采用聯(lián)合接地:
接地的"流派"很多,近年來聯(lián)合接地的觀點占了上風。因為,現(xiàn)代化的城市不可能以足夠的距離作幾個地網(wǎng)來滿足使用要求。采用聯(lián)合接地時只要保證各種接地作到共地網(wǎng)而不共線的原則,機房設備做到用匯流排或均壓環(huán)實現(xiàn)設備的等電位聯(lián)接即可。
2.直擊雷的防護:
移動通信基站天線通常放在鐵塔上,防直擊雷避雷針應架設在鐵塔頂部,其高度按滾球法計算,以保護天線和機房頂部不受直擊雷擊,避雷針應設有專門的引下線直接接入地網(wǎng)(引下線用40mm?4mm的鍍鋅扁鋼)。鐵塔接地分兩種情況:若鐵塔在樓頂上,則鐵塔地應接入樓頂?shù)匿摻罹W(wǎng)或用三根以上的鍍鋅扁鋼焊接在避雷帶上。若鐵塔在機房側面,則建議單獨作鐵塔地網(wǎng),地網(wǎng)距機房地網(wǎng)應大于十米。否則兩地網(wǎng)間應加隔離避雷器。
3.感應雷的防護:
感應雷是指由于閃電過程中產(chǎn)生的電磁場與各種電子設備的信號線、電源線以及天饋線之間的耦合而產(chǎn)生的脈沖電流。也指帶電雷云對地面物體產(chǎn)生的靜電感應電流。若能將電子設備上電源線、信號線或天饋線上感應的雷電流通過相應的防感應雷避雷器引導入地,則達到了防感應雷的目的。
3.1天饋線糸統(tǒng)的防雷與接地
基站至天線的同軸電纜不采用金屬外護層上、中、下部接在鐵塔上的方案。我們建議天線同軸電纜從鐵塔中心引下,這樣可以減少由于避雷針接閃后的雷電流沿鐵塔泄放時對同軸電纜的感應電流。因為鐵塔四支柱同時泄放雷電流入地時鐵塔中心的感應場最弱。若天線塔高度超過30m,天饋線電纜在塔的下部電纜外護層可接地一次(可直接接鐵塔或直接接地皆可)。
電纜進入機房走線架接在六個天饋避雷器(組件)上,型號為CT1000H-DIN和CT2100H-DIN,前者工作頻率范圍為850-960MHZ;后者為1700-1900MHZ。天饋避雷器組件由紫銅構成,紫銅構件的接地應采用截面積大于25平方毫米的多股銅線接在機房內的匯流排上。本防雷設計用的天饋避雷器采用∏型網(wǎng)絡高通濾波器方案,它不同于國內外慣用的氣體放電管方案。這種避雷器扦入損耗低(小于0.2dB),駐波。ㄐ∮1.15),雷電通流量大(最大可作到50KA/在8/20μs下),殘壓低(小于18v)。
對室外基站,天饋避雷器和機柜接地都應分別接入接地排(見圖LDTA2000-01)
3.2供電糸統(tǒng)的防雷與接地
移動通信基站外供電源可能是架空線進入,也可能是穿金屬管埋地進入基站。無論是什么情況,都應在出入基站的電源線出口處加裝大通流量的電源避雷器,因為電源線架線長,走線也較復雜,易應感應較強的雷電流。設計了CY380-100GJ(10/350us)電源避雷器。雷電通流量在10/350us波型下雷電通流量大于50KA,后面應再配置兩級并聯(lián)型避雷器。三級防雷器之間的間距應在10m以上。若基站較小,三級防雷不能保證上述距離,則應當設計為串聯(lián)型電源避雷器它是由二級或三級并聯(lián)式避雷器加隔離電感后的組合。雷電通流量仍為10/350us波型下大于50KA,工作電流可達60A。若基站用電超過60A,則只能作并聯(lián)方案。
對室外基站由于供電線路很長。應設計具有三級防雷功能的大雷電通流量的串聯(lián)型電源避雷器。雷電通流量為60KA,工作電流35A。電源避雷器接地線也接在機柜的接地排上。
基站三相電源供電應采用三相五線制。外線進入基站的第一級電源避雷器接地線可以就近接電源保護地(PE)。第二級電源避雷器接地可接供電設備的保護地。第三級電源避雷器接機房匯流排。
3.3信號線路的防雷與接地
由基站外進出的信號線都應穿金屬管埋地,避免感應過大的雷電流。信號線的進站處都應加相應接口和相應信號電平的信號避雷器。信號線超過5m長度的,在其線兩端設備的端口,加裝相應的信號避雷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