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中展望未來——我對教育技術的一點認識
(作者未知) 2012/3/4
(接上頁)習情景?梢姡瑢Α皩W習機制”的研究極大的影響了教育技術研究發(fā)展的方向。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信息時代,在這個新時代,人類的學習方式和環(huán)境又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何高效利用網絡多媒體等新興技術來促進人類的學習,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學習”機制的認識。而我們以前所揭示的“學習”機制只是它的冰山一角,“學習”是一個復雜的、變化的動態(tài)系統,網絡和多媒體的介入使得這個系統更加復雜,能否掌握這個動態(tài)系統的規(guī)律,必將會影響教育技術地發(fā)展。所以,繼續(xù)探索和研究“學習”的機制,尤其是網絡時代的“學習”機制,是教育技術專業(yè)不可忽視的一塊領地。
歷史是透視現實與預測未來的鏡子。歷史的視角有助于我們很好地把握現在,更好地面向未來。任何一種事物的發(fā)展,如果離開歷史的繼承、斷絕歷史的聯系,勢必延緩其發(fā)展速度,甚至導致畸形發(fā)展,最終必將失去其促進社會發(fā)展的作用。通過對歷史的研究,可以總結經驗和發(fā)現規(guī)律,使教育技術在繼承和借鑒的基礎上,更好地面向未來。
教育技術屬于交叉學科,是連接教育、心理、信息技術等學科的橋梁。作為交叉學科,首先體現在它需要技術的支持,特別是信息技術的支持。教育技術的發(fā)展與技術的進步密不可分,在未來的發(fā)展中,信息科學和人工智能將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育技術應該關注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技術以及如何利用技術來促進學習。
其次,教育技術作為交叉學科,體現在它融合了多種思想和理論。從教育技術的發(fā)展歷程來看,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主要有教育理論、學習理論、傳播學、系統理論等。時至今日,隨著人本思潮的興起,各種學習理論雖然各執(zhí)一端,但在教育技術領域內走向了融合,以促進人的發(fā)展為目標而各盡其力。人們不僅關注個體的學習心理,還對學生之間如何協同與合作、如何基于問題進行綜合性學習等進行著系統的研究。
第三,教育技術交叉學科的特性決定了其研究和實踐主體的多元化,協作將成為教育技術發(fā)展的重要特色。包括教育、心理、教學設計、計算機技術、媒體理論等不同背景的專家和學者共同研究和實踐,開放式的討論與合作研究已成為教育技術學科重要特色。
技術是全球化的通行證。技術是超越各種語言的世界語,人才通過技術這種全球通用語言,可以跨越文化背景的障礙,加速全球化進程。技術又是經濟轉機的關鍵。人力資源是知識經濟發(fā)展的原動力,而教育決定人力資源的質量;發(fā)展知識經濟可以解決經濟發(fā)展的可持續(xù)性問題,而教育技術是不是或缺的手段。技術還是文化融合的鑰匙,東方文明存在技術發(fā)展先天不足,西方文明則出現技術發(fā)展的弊端,把技術應有于教育,可能改變原有文化形態(tài),產生新文化。
由此可見,教育技術是教育的制高點這一論斷出現提十分及時,切中要害地指出了今天教育發(fā)展的關鍵所在,教育技術是教育學不可割的一部分,把教育技術是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把教育技術整合進教育學,是未來教育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不了解教育技術,無以從事教育學研究。而技術應用于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技術應用于生活,融入生活,提高生活水平,推動新文化。
技術的進步,可能造成教育的革命,而并非專為教育而出現的新技術,應用到教育領域,則需要一個轉化的過程。這些技術轉化的工作,屬于教育技術學的研究范疇,歷史上造紙和印刷術取代竹簡和帛書,促成教育的革命巨大突破的可能性。
從七十年代開始,教育技術作為獨立的科學概念和專門理論逐漸形成,并作為一項獨立的研究領域和新興的專業(yè)實體已為社會所承認。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一直把發(fā)展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手段現代化作為一項政府行為予以規(guī)劃和管理,這就為培養(yǎng)跨世紀高素質人才提供了可靠依據,但必須以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來指導教育技術的發(fā)展,這樣才能使教育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國際先進經驗和我國教育改革實踐充分證明,要進一步實現教育最優(yōu)化,教育技術僅僅停留在媒體技術階段是遠遠辦不到的,因為在媒體技術階段,教學手段的研究重點只是現代教學媒體的應用,這不過是教育技術的一部分。教育手段現代化要在教育最優(yōu)化過程中發(fā)揮更大的潛力,就必須研究整個教育系統,研究教育的全過程,從整體角度研究怎樣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如何確定教育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以及采用何種教學方式方法等。這樣在對教育進行系統分析、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和評價等系列活動中,才能為實現教育最優(yōu)化進一步發(fā)揮教育技術的作用。
教育技術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必定存在歷史的弊端,但它是“喜新不厭舊”的,對新思路、新方法有著天生的敏感,只有不時地把新的思想和方法融入自己的研究之中,才能將教育技術的發(fā)展推向新的高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