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藝術教育
(作者未知) 2012/3/14
何為藝術教育
所謂藝術教育,就是通過藝術作品,運用藝術欣賞與藝術創(chuàng)造的規(guī)律,去影響學生的感官和心理,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感知能力、豐富的想象力、直覺的洞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活動。 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了“詩教”“樂教”等概念,可算是最早的藝術教育思想。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曾倡導“美育主義”,疾呼“文化運動不要忘了美育”。他一面主張進一步完善學校藝術教育,創(chuàng)辦美術、音樂、戲曲等專門學校;另一面又積極地向社會普及藝術教育知識,敦請當局規(guī)劃城市、美化環(huán)境、建美術館、戲劇院,以提高人們的審美素養(yǎng)。至現代,美國政府于1994年甚至將“藝術”規(guī)定為中學生的必修科目,認為,在21世紀,一個不懂藝術的人算不上是一個“完人”,顯示出藝術教育正成為現代教育的新追求。
古今中外的教育實踐證明,藝術教育對于人才素質的養(yǎng)成具有特殊的作用。然而,對藝術教育的素質教育功能,許多人尚未真正地認識到,更不用說重視它了,這,也正是本文的意義與目的。
藝術教育的素質教育功能大致體現在這幾個個方面。
一、藝術教育與人格完善
完整的人格心理結構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即:智力結構,即抽象概念和感性現實的統一;倫理結構,即社會的價值觀與個體意識的結合;審美結構,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超凡脫俗,氣質不凡。這三個方面,不僅缺一不可,而且必須均衡發(fā)展。如果個體長期脫離感性現實,只與抽象的公式、概念打交道,時間久了,其人格發(fā)展就會趨向片面;倫理結構使人受制于外在的道德規(guī)范,無主動性、支配性,只為社會功利價值所驅使,因而容易抑制人格完美的實現;通過藝術教育而形成并沉淀下來的審美心理結構,能夠使感性和理性達到完美統一,獲得個性的解放,獲得內心深處吶喊已久的、由本質力量所驅動的自由。
......
附件下載:點擊下載查閱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