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魯迅《希望》有感
(作者未知) 2012/5/20
讀魯迅,讀的是中國的時代現(xiàn)實;讀其作品,讀的是時代的吶喊。當我讀完魯迅先生的《希望》后,我的心靈為之震撼。震撼的不是當時政府的腐敗,我震撼的是絕望中的吶喊——被麻痹的青年,不要沉淪,要振作,要擔得起歷史的使命。
《希望》寫于1925年1月1日,當時正是段祺瑞把持中華民國政權(quán),北京又處于中國近代史上的又一個黑暗時期。作者魯迅因見了青年的沉淪,于是在無聲的吶喊,想以《希望》來喚醒那些被麻痹的青年。希望青年們振作起來挑起民族振興的重擔。
通過仔細的閱讀揣摩研究可以隱約的看出魯迅先生創(chuàng)作《希望》的真實內(nèi)涵,與其說是寫希望不如說寫的是作者的失望乃至絕望。如文中:當“血腥的歌聲”過后,留下的是一片空虛,然而我為了抗拒這空虛的襲來,不得不拿起自欺的“希望之盾”:“但有時故意填以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虛中的暗夜的襲來,雖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虛的暗夜……”。可以看出魯迅先生的希望是“自欺”的,是為了抵抗內(nèi)心中的那種空虛的絕望,聊以自慰,在心靈上給以安慰。在當時的政治黑暗的年代,權(quán)力你爭我奪,當政者根本不去顧慮老百姓的安危,況且很多老百姓已經(jīng)對當政者失去期望,青年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也變得麻木,消沉,似乎整個國家像是牧人丟棄的嬰兒沒人去施舍沒人撫養(yǎng)。對此,還有什么可以振興國家呢,好像沒有。此時,作者認為與其在絕望中沉淪不如在希望中給以慰藉。
另外,我通過解讀魯迅先生的其他文集及事跡可以看出,魯迅先生是非常鐘愛青年的,他把民族的振興和國家的富強的明天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希望青年們能完成歷史的重任,因此,青年們的每一言一行,無時無刻牽動著魯迅先生的神經(jīng),影響著他的思想和情感。在《希望》開頭中:“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沒有愛憎,沒有哀樂,也沒有顏色和聲音。我大概老了。我的頭發(fā)已經(jīng)蒼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顫抖著,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魂靈的手一定也顫抖著,頭發(fā)也一定蒼白了!庇谑撬耐凇吧硗獾那啻骸薄嗄。那個時候五四運動退潮,大革命失敗,整個社會一片悲慘陰霾之情,年輕人都感到很失望,感到所追求的事業(yè)的無望,于是開始沉迷于風花雪月及時享樂,魯迅是多么的心痛。◆斞刚菍δ贻p人的這個情況有所感慨。他不希望青年人就這樣沉淪,他要喚醒他們,給他們以鼓舞和力量。
讀完魯迅《希望》,我不得不感概我們的大學生活。當我們踏入大學校門的那一刻,我們的身份已經(jīng)有所不同了,我們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了。我們在大學的使命除了努力學好本專業(yè)知識外,我們還要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關心國家的大事。等畢業(yè)后為國家的振興奉獻一份力量。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大學生很多就忘記了來大學的使命,每天在寢室打游戲,睡覺,逃課等,完全把來大學的意義給忘了,這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可怕的,可悲的。國家昌盛的希望,做為當代的大學生不能辜負。
當代的大學生,我們要牢記國家的重任,認定自己的方向,要學會肉搏,學會堅強,面對困難絕不妥協(xié)退讓,絕不頹廢沉淪,以自信的姿態(tài)迎接種種挑戰(zhàn)。這樣,大學生活才會充實,人生才會精彩,國家才會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