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三國演義》中賈詡的人物形象
資源天下 2012/11/29 16:05:26
(接上頁)發(fā)生內(nèi)訌,從而被曹操一舉擊敗,從此便失去爭霸一方的機會,曹操也再無西北之患。
賈詡之謀首先是建立在他知人之能、洞察人性的基礎(chǔ)上的,他知李、郭強盜土匪使其窩里斗,知曹操英雄勸李、郭、張繡投降,知袁紹不用能人拒其招降使者,知馬超有勇無謀獻離間計等。有了這個基礎(chǔ)他才能出奇制勝,每劃必中。在第七十四回龐德抬棺決戰(zhàn) 關(guān)云長水淹七軍一回中,賈詡就曾有“龐德恃血氣之勇,欲與關(guān)某決死戰(zhàn),臣竊慮之。” 的預言,直叫人嘆為觀止。
英明擇君。要說賈詡一生最成功的地方,不可不提的是他的擇主能力之高。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三國時期,各樣人才為各個軍閥所倚重,而眾多人才也對于自己選擇盡忠的對象慎之又慎。賈詡的擇君觀念又是怎樣的呢?賈詡最先事李傕、郭汜,隨及二人失天下人之心而亡,而后張繡受賈詡之策依附曹操,以賈詡為使者面見曹操,曹操又對賈詡非常佩服,并想留下他作為謀士。賈詡說,張繡雖很平庸,但對我言聽計從,信而不疑,我在他手下能夠盡情的發(fā)揮我的才華,這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故不忍離開。這一點可以從前面敘述的曹操征宛城事件看出,張繡確實是深信賈詡的。再過不久,官渡之戰(zhàn)爆發(fā),袁紹派使者向張繡招降。沒想到,賈詡在張繡及使者前當面回絕,更指出袁紹不能容人,不可投靠。張繡問他不投袁紹該怎么辦,于是賈詡提議張繡投降曹操。繡曰:“吾先與操有仇,安得相容?”詡曰:“從操其便有三:夫曹公奉天子明詔,征伐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操雖弱,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曹公王霸之志,必釋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從三也。愿將軍無疑焉。” 張繡從其言,隨即同賈詡投降曹操。曹操遂封繡為揚武將軍,封賈詡為執(zhí)金吾使。結(jié)果昔日主仆皆在曹操手下一展光芒。而這次在袁紹與曹操二人之間所作的選擇再一次證明了賈詡長遠而獨到的眼光。袁紹雖然此時勢力雄大,但隨著時光流逝將來肯定不及曹操。如此一來,賈詡和曹操取得了雙贏。首先為曹操贏得了愛才不計前嫌的好名聲,正如曹操執(zhí)賈詡的手所云,“使我信重於天下才,子也” 。其次減少曹操的后顧之憂,再次由于前兩次進攻張繡戰(zhàn)斗中賈詡表現(xiàn)出的才智,曹操也會認為賈詡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曹丕即位后,對賈詡也幾乎言聽計從,十分尊敬。
從賈詡先后投靠的主子來看,賈詡的心中可能一直充滿著“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無奈和難以展現(xiàn)自己才華的悲涼。一旦有人尊敬他、愛護他,賈詡也會為之感動且戮力效命的,哪怕此人只是難成大器的平庸之輩。他似乎有個人英雄主義傾向,總是在追求揮灑自如、暢快淋漓的發(fā)揮自己的才智,而不論主公的實力是否雄厚,主公的人品怎樣以及所行所為是義或是不義。
明于進退。賈詡智謀甚矣,卻不招人之忌,這得益于賈詡明智的為臣之道。古為君為主者,于立嗣之事莫不敏感之至,從曹操立嗣一事中可以看出賈詡之高明。這不僅是君王們自己的家事,更是涉及王朝家勢興衰的大計。歷朝歷代,多少名臣大將于此事而惹君王猜忌,因而喪命,更何況曹操本就是多疑之人。曹操成為魏公不久,立嗣之事也成了當務之急。曹操時有四子,不過只有長子曹丕和小兒子曹植可堪為嗣。曹植才具盛名,曹操向來頗為欣賞,因此曹植一開始是占據(jù)著上風。二人各有參謀,曹植的參謀乃是主薄楊修,而曹丕找尋的參謀就是謀士賈詡。我們先看看兩個參謀都是怎樣各自表現(xiàn)的:曹操每次出征,曹丕痛哭流涕,十分不舍(此乃賈詡所教);曹植則歌功頌德文采飛揚,“于是操疑植乖巧,誠心不及丕也! 曹操出題,考驗兒子的才干讓二人都進宮辦事,卻暗自吩咐侍衛(wèi)不放二人入門;曹丕見了,不入,知難而退(賈詡潔身自好,沒有參與),曹植去了之后,按楊修所教,叱推侍衛(wèi)而入,曹操本來還挺贊賞曹植,當聞是楊修所教之后,心中頓時不喜。在曹操看來,自己為立嗣而考驗兒子,是不能容忍這種局外人自作聰明之舉的。曹操考驗兩個兒子軍國之事,曹丕木訥,而曹植則對答如流。自從上次發(fā)現(xiàn)楊修擅自教曹植推侍衛(wèi)而入的事件后,曹操便多了個心眼,經(jīng)查果然又是楊修所教。于是曹操開始不喜曹植。楊修發(fā)現(xiàn)曹丕暗自和朝歌長(吳質(zhì))拉攏關(guān)系,于是“徑來告操”。曹操派人查實,曹丕早已準備,自然無從查證。于是曹操懷疑楊修故意陷害曹丕,“愈惡之”。 曹操拿立嗣之事問賈詡,賈詡沉默良久不答。曹操好奇,繼而問他到底所想何事,賈詡就回答說,我剛剛正在想劉表和袁紹兩個人。曹操大笑,于是立曹丕為王世子。我們說,整件事情,多個片斷,從表面上看,曹植是占盡風光,楊修的計策是層出不窮,曹丕是節(jié)節(jié)退守,只是事情結(jié)果卻事與愿違。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曹操,在涉及曹操最敏感的話題上,以曹操之猜忌性格,實際上是不容外人過多插足,尤其是他意中不言之語,最畏他人知曉,更不容忍看別人表演“小花招”。這時候,不爭便是爭,越是質(zhì)樸、越是忍耐才越有價值。這一點,賈詡心下明了,楊修卻自得其樂,特別是在最后二人各自表現(xiàn)的時(未完,下一頁)
|
|
相關(guān)專業(yè)論文
|
|
推薦專業(yè)論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