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課新說
資源天下 2013/1/13 15:01:44
素質教育發(fā)展到今天,隨著教學研究的深入,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學方法日趨合理,“好課“的概念也在發(fā)生變化。那么,在現(xiàn)階段,怎樣看一堂課?好課的標準是什么?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這里談談我的認識。
一、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明確是一堂好課的前提。一節(jié)課要教什么知識,要進行什么訓練,要取得怎樣的德育效果,教師要清清楚楚,學生也要心領神會。這樣,教師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攻堅。
教學目標的確定還要精當。符合大綱要求和本班學生實際,既不過高,也不偏低,使學生真正學有所得。
二、教學底蘊
良好的教學底蘊是教好課的基礎,我認為應該有四個方面。
(一)公心。即公平民主。教師在教學中忽視教學平等,不講正人先正己,不講師生平等,不講一視同仁,那么這個教學就不是面向全體,不可能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共同發(fā)展。這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特別是對那些所謂的“差生“,是冷落他們還是關心他們,這是衡量教師是否有公心的一個尺度。
(二)慧心。即聰慧之心。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先要有一桶水,這樣才能達到居高導練。對某一教學目標教師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對學生在練習中出現(xiàn)的錯誤,教師不但要知道錯誤發(fā)生的原因,還要知道怎樣把他導向正確。這就要求教師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平時多看書,廣泛涉獵。這樣,教課才有深度,釋疑才會準確,指導練習才能有實效。
(三)匠心。指教學設計是否合理,是否有新意,乃至是事有巧妙之處。教學設計如何直接關系到教學是否順手,是否成功。這是教師教學基本功的表現(xiàn),也是備課是否到位的結果。如施教中如何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如何激疑、引疑、解惑;如何誘發(fā)不同意見,以及如何使學生人人參與訓練等等,都要有匠心的安排。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藝術等都可以從這里看出來。
(四)愛心。這是教師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的表現(xiàn),是上好課的基礎和前提。一個充滿責任感的教師,從備課到施教,乃至教后的指導,無一不是愛心的驅動。備課時想學生的實際,教課時注意因材施教,輔導時因人而異。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吃力,不愛學習,甚至厭學、淘氣的孩子,不舍、不棄,施教中表現(xiàn)出慈心、耐心,使不會的學會,讓不感興趣的感興趣。
三、教學過程
(一)學生三動:即主動、真動、全動。
主動的含義是不受任何外力推動而動。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是其求知欲,學習動機,學習興趣的表現(xiàn),也是教師調動的結果。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表現(xiàn)在方方面面,如主動求解,弄懂自己所不懂的知識,學會自己所不把握的技能。主動求疑,把自己的疑惑提出來,問老師,問同學;主動求異,即說出自己的不同意見,甚至展開爭論,從而達到正確理解;主動求法,即自覺運用學過的學習方法或創(chuàng)造新的學習方法,使學習達到更扎實,更有效;主動求博,即在學習中能夠旁征博引,擴大學習的
真動是學生在正確的學習動機驅使下毫不虛假,扎實、有效地進行思維操作。這里沒有擺花架子,沒有裝腔作勢,沒有表演成分,學生為了自己的長進而實實在在地學。這樣的課堂允許學生說不會,允許學生答不上來。語驚四座的回答固然好,所答非所問也是正常的。課的真實性是實效性的基礎,沒有真實性,也就沒有實效性。
全動是指學生的全體參與,我們的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不是僅向少數(shù)尖子學生的教學。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步驟都要使學生全體參與。語文課要盡量摒棄那些少數(shù)人讀,多數(shù)人聽;少數(shù)人做,多數(shù)人看的訓練方法。當然,讀與聽,做與看是可以結合的,但要巧妙的結合,以防止那些非操作者謀他務乃至溜號。少數(shù)人練多數(shù)人看的作法是挫傷學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不良運作,必須摒棄。
(二)教師五導:導向、導思、導練、導趣、導博。
導向有兩個含義,一是引導學生瞄準本課的教學目標,集中精力去攻堅,使問題得解,技能有進。二是在教學中滲透語文學習規(guī)律,如咬文嚼字,強化誦讀,旁征博引等等,使學生知道語文該怎樣學。
導思是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這是語文教學能否深入的關鍵。生字的認識,新詞的理解,難句的把握,課文內容的領悟等無一可以離開思考。而學生的思考不得法,不深入是常事,教師必須設法引導。此外,導思也是引導學生把握課文思絡、規(guī)范思維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過程。
導練是強化教學效果的重要措施。實踐出真知。學生知識的把握,技能的形成是在實踐中體驗、感悟的。語文課生字的識記,詞語的把握,句段等的理解都離不開練習。特別是讀的練習,更不可忽視,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道破了讀的規(guī)律。教師導讀方向是否對頭,方法是否有效,是衡量教學水準的一個重要方面。
導練是加強語文教學效果、培養(yǎng)語(未完,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