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王維的山水詩
資源天下 2013/2/8 19:17:47
(接上頁)如《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曰:“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薄短飯@樂七首》其六曰:“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青煙;浼屹孜磼,鶯啼山客猶眠。”都是優(yōu)秀的山水與田園相結合的作品,在優(yōu)美的景色和濃厚的田園氣氛中抒發(fā)了自己沖淡閑散的心情。有些詩還表現(xiàn)了農家的日常勞作,如《渭川田家》: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這是王維晚年所寫的田園詩。該詩描寫的是渭河流域初夏傍晚鄉(xiāng)村的一些常見景色:夕陽西下、牛羊回歸、老人倚杖、麥苗吐秀、桑葉稀疏、田夫荷鋤……這些初夏景色極其尋常,作者隨手寫去,然而詩意盎然,表現(xiàn)出詩人高超的寫景技巧。詩人描繪了一幅安逸寧和、怡然自樂的田園晚歸圖,從細微處入筆,捕捉典型情節(jié),抒發(fā)了詩人渴望有所歸,羨慕平靜悠閑的田園生活的心情,也流露出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惡。
四、以禪入詩,空寂無我
王維又有很多詩清冷幽邃,遠離塵世,無一點人間煙火氣,充滿禪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學含義而進入一種宗教的境界,這正是王維佛學修養(yǎng)的必然體現(xiàn)。 他是以禪入詩的代表人物,在中國詩歌史上贏得了“詩佛”的稱號。有些詩尚有蹤跡可求,如《過香積寺》云:“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睂懙较惴e寺時所見以及想以禪定制服世俗妄念的希冀。有些詩顯得更空靈,“不用禪語,時得禪理”,例如:“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歸期!痹偃纭缎烈膲]》: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王維筆下的辛夷花,是他內在精神的外射,是一棵人格理想之花,然而又是一棵與眾不同的花。寂靜的山澗里,辛夷花自開自落,自生自滅,不假外物,不關世事,盡管很美,但只有一片自然的靜寂,所以也無人知曉。這是一個遠離塵囂的世界,沒有追求,沒有哀樂,聽不到心靈的一絲震顫,幾乎連時空的界限都已經泯滅了。這樣的靜謐空靈和清幽深隱,是詩人王維主客契合一體的獨特意境,簡直就是佛家空無寂滅觀念的象征境界。
《辛夷塢》的禪意很濃,顯得更為空靈。因為“對境無心”,所以花開花落,引不起詩人的任何哀樂之情;因為“不離幻象”,所以他畢竟看到了花開花落的自然現(xiàn)象;因為“道無不在”,所以他在花開花落之中,似乎看到了無上的“妙諦”;辛夷花在紛紛開落,既不執(zhí)著于“空”,也不執(zhí)著于“有”,這是何等的“任遠自在”!在王維看來,整個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不正是像辛夷花那樣,在剎那的生滅中因果相續(xù)、無始無終、自在自為地演化著的嗎? 一切都是寂靜無為,虛幻無常,沒有目的,沒有意識,沒有生的喜悅,沒有死的悲哀,但一切又都是不朽的、永恒的。王維因花悟道,似乎真切地看到了“自然”的本性。王維的山水詩,大多追求一種寂靜清幽的境界,而這種境界,又往往蘊涵著禪意!缎烈膲]》更加體現(xiàn)了作者任遠自然、甘于寂寞的禪悅灑脫。無怪乎明代文論家胡應麟有“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的感慨,說此詩是“入禪”之作。
王維善以樂理、畫理、禪理融入詩歌創(chuàng)作之中,其山水田園詩創(chuàng)造了玲瓏淡泊,無跡可尋的意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當然不僅僅是一兩點就能概括得了的。他的詩往往融詩情畫意為一體,蘇軾曾稱贊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確實當之無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