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大學理科《工程制圖》課教學改革與探討
江恩源 蒙冕武 2009/2/6
(接上頁)結出一個新的《工程制圖》教學方案:
例如,在學習了軸測剖視圖的畫法后,就讓學生學習用計算機應用軟件繪制某支架的軸測剖視圖;在講解了剖面圖中全剖、半剖、階梯剖的規(guī)定和畫法后,就讓學生學習用計算機繪制某機件的全剖、半剖和階梯剖圖樣等等;在介紹了棱柱的尺寸注法后,就讓學生使用計算機給一個棱柱標注尺寸。這樣,學生就得到親自動手的機會,記憶會更加深刻。
另一方面,除了訓練基本手工制圖外,還要大量地進行計算機繪圖實習,既提高了他們運用基本知識的能力,也提高了計算機繪圖能力,在達到教學要求的前提下,不嚴格要求每次作業(yè)的線型和字體,使圖面質量淡化,使學生手工作圖的負擔減輕,提升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的參與意識和進取精神得到鼓勵,這對學生現在的學習和將來的工作都是大有益處的。
目前,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工程制圖與計算機輔助教學相結合,正在日益廣泛地被采用。培養(yǎng)學生對三維物體及相關位置的空間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能力,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閱讀和繪制工程圖樣,是本門課程最重要的部分。采用計算機來輔助教學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用模型和掛圖都是靜態(tài)的,而用計算機來模擬動態(tài)的分析和繪圖過程要直觀,易懂,記憶深刻。而且還能使空間想象和思維的過程深深地烙在學生的腦海里。例如,由二維投影圖向三維模型圖轉換時,往往使學生倍感困難,用計算機來實現實物模型—二維平面圖—三維立體圖之間的互換,利用CAD繪圖軟件中的三維造型工具進行空間構思,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思維、形象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與其他教學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獨特優(yōu)點:一些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可以用計算機模擬,進行正誤對比、糾錯。
在課時安排方面,由原來的34個學時的課堂講授,改為現在的課堂講用24個學時(其中含在計算機上演示教學內容),加上用10個學時進行3--4次的AutoCAD的上機繪圖練習。用一門課的教學時數,完成了投影制圖理論和計算機制圖的教學內容,使投影制圖和計算機制圖的教學得到了加強,使學生親自操作繪圖軟件的能力得到提高。
通過這樣的改革,無論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都更貼近科學技術的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永宏,王麗華.基于CAD/CAM的工程制圖教學改革與探索[J].氣象教育與科技,2006,29(4):26~29.
[2] 樊茂.談Auto CAD 圖形實例教學[J].益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3(1):7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