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與德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兩大法寶——學習《江澤民文選》對中職《職業(yè)道德與法律》的再認識
江蘇省連云港工貿(mào)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郭艷龍 王長青 2014/4/3 12:44:14
(接上頁)》講話中,江澤民同志提出:黨和政府愈是實行各項經(jīng)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政策,黨員尤其是黨的高級負責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視、愈要身體力行共產(chǎn)主義思想和共產(chǎn)主義道德。在《領導干部一定要講政治》一文中,江澤民同志重溫了毛澤東同志要求共產(chǎn)黨員學習白求恩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這些都鮮明地體現(xiàn)了江澤民同志“以德治國”首先要“以德治黨”的重要思想及其關鍵性作用。
三、構建和諧社會的兩大法寶:法治、德治
2005年2月,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他同時闡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機統(tǒng)一的! 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基礎在于物質文明,為經(jīng)濟建設、物質文明保駕護航的法寶除了依法治國,還有以德治國。在學習《江澤民文選》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江澤民同志關于法治和德治的思想并沒有被獨立開來,而是如影隨形,緊緊相連的。
法律的力量來自國家機器的強制性,表面上看,主要是他律。實際上法律的強制性所具有的震懾作用也能實現(xiàn)國家公民的自律。實現(xiàn)法治的核心是依憲治國,而實現(xiàn)依憲治國首先強調依法行政。所以,作為治國方略,依法治國重點在懲治于已然,著重于自上而下的他律與自律,治標亦治本。
道德的力量主要來自內心的自我約束,是自律。但道德通過社會輿論起作用時也存在他律。同樣作為治國方略,德治防患于未然,著重于自下而上的自律與他律,起固本培源的作用。
誠然,當今西方國家的法治化程度常令國人自嘆不如,是我國法制建設進程中需要努力的方向。同時我們也在痛批封建“人治”的落后性與腐朽性。但封建“人治”與封建“德治”合而為一,并駕齊驅,這種模式根深蒂固的影響,在我國短期內決不可能一掃而空,忽視這樣的國情,法治難以實現(xiàn)預想目的,獲得高速進展。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經(jīng)看到法律和刑罰并不能從根本上達到維護社會秩序的目的,已經(jīng)看到人們的道德面貌、道德思想和道德素質在維護社會秩序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中國特色的和諧社會,必須選取東方中華文明的精髓,吸取西方現(xiàn)代文明的成功經(jīng)驗,有精神保障、政治支撐,這兩大法寶缺一不可,才能真正確保人民群眾安居樂業(yè),確保社會政治穩(wěn)定和國家長治久安。
德育課教師只有明晰以上觀點,才能明了時代背景和發(fā)展要求,理解教材編寫意圖,從而忠實德育大綱,在通讀《職業(yè)道德與法律》后,根據(jù)學生狀況,正確確定教學安排,選擇更適當?shù)慕虒W策略。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江澤民文選》
2、人民出版社《鄧小平文選》
3、胡業(yè)生《道德與法律的嬗變》
4、李德順《法治與德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