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溝通 任重道遠
江蘇省邗江中等專業(yè)學校 周齊 丁君 2019/8/11 10:38:56
(接上頁)的溝通中,教師掌握著話語權(quán)和主動權(quán),對于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教師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不能“報喜不報憂”,只看到孩子好的一方面,對孩子不足的地方也要明確指出,對孩子提出高要求嚴標準,家長和孩子都會理解的。而那些學習成績不好或是行為習慣差的學生家長往往是最怕和老師打交道,一旦老師主動聯(lián)系他們,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他們就會得出“肯定是孩子又犯了錯闖了禍”得結(jié)論,在與這樣的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教師切忌“報憂不報喜”,要先表揚平時捕捉到的孩子閃光之處,并使之放大,然后再適當反饋孩子的某些不良表現(xiàn),但缺點問題一次不能說的太多,否則給家長的感覺就是“孩子已經(jīng)無藥可救”。家長只有看到孩子在慢慢進步,才會看到希望,心情隨之愉悅,樂于接受建議,進而配合工作。
3:不帶偏見,一視同仁
通常人們在生活中和另外一個人有了沖突矛盾后,心里總會有些隔閡,擔心對方是否記在心上。如果有一方性格沖動,比較偏執(zhí)還會疑慮重重,愛用懷疑的眼光看人。當教師和家長的溝通中發(fā)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時,或是孩子頂撞冒犯了老師,家長最擔心的就是教師對孩子產(chǎn)生偏見或是冷落或是故意為難。因此教師要盡量避免將個人情緒轉(zhuǎn)移到孩子身上,要不帶偏見、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的孩子。當家長看到教師不帶私心,依然對他的孩子關(guān)心負責,孩子能夠感受到老師的關(guān)愛,家長也會忘掉所有的不愉快,依然信任依賴教師。
4:保持同理心,急家長之所急
教師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應該放棄被傾聽被理解的主觀愿望,試著將焦點放在理解家長所言之上,想像自己處于家長的位置上。比如孩子在學校打群架了,家長肯定氣急敗地壞恨鐵不成鋼;比如孩子在學校被欺凌了,家長肯定心疼不已、氣憤的向?qū)W校討要說法……如果教師都能保持同理心,急家長之所急,家長肯定能感受到你散發(fā)出來的同情之心,情緒慢慢平復。等家長平靜之后,再進行有效溝通,從而解決問題。
5:陳述事實,不要附加個人評價
家校溝通的過程中,切記:要擺事實,不要講觀點。要提供“證據(jù)”,而不是口頭評價;要陳述有關(guān)學生學習和行為的具體事例,而不是直接給學生貼標簽下判斷。比如,不說”孩子懶惰",而說“每周一次班級衛(wèi)生值日,開學至今孩子已經(jīng)連續(xù)多次沒有打掃”。教師在家長交流的任何時候都要避免泛泛而談,空下結(jié)論,不要給學生隨便定性并貼上標簽,要為家長提供具體的事例,從而解決具體的問題。
總結(jié):家校溝通的過程是教師和家長交心的過程,為了交流的愉悅、為了達到育人的目的,需要運用大量的溝通技巧和策略,其本質(zhì)是一個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運用技巧可以獲得一時的成功,但專業(yè)素養(yǎng)的展示,才能贏得家長的認同,才能促進學生、教師、和家長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心與心的交流》,許丹紅 著,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2.《教師必備的咨詢技能》,吳艷艷譯,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3.《教師:如何與問題家長相處》,王濛濛譯,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4.《家校溝通,沒有痛過你不會懂》,梅洪建著,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