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歌訣大全
(作者未知) 2009/5/5
一、解表劑:
(一)辛溫解表
★1、麻黃湯:
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fā)熱惡寒頭項痛,喘而無汗服之宜。
★2、桂枝湯:
桂枝湯治太陽風,芍藥甘草姜棗同,解肌發(fā)表調(diào)營衛(wèi),表虛自汗此為功。
★3、九味羌活湯:
九味羌活用防風,細辛蒼芷與川芎,黃芩生地加甘草,發(fā)汗祛濕力量雄。
★4、香薷散:
三物香薷豆樸先,散寒化濕功效兼,若益銀翹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龍湯:
小小青龍最有功,風寒束表飲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黃芍藥同。
★6、止嗽散:
止嗽散內(nèi)用桔梗,紫菀荊芥百部陳,白前甘草共為末,姜湯調(diào)服止嗽頻。
(二)辛涼解表
★1、銀翹散:
銀翹散主上焦疴,竹葉荊蒡豉薄荷,甘桔蘆根涼解法,清疏風熱煮無過。
★2、桑菊飲:
桑菊飲中桔杏翹,蘆根甘草薄荷饒,清疏肺衛(wèi)輕宣劑,風溫咳嗽服之消。
★3、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傷寒麻杏甘石湯,汗出而喘法度良,辛涼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熱效力彰。
★4、柴葛解肌湯:
陶氏柴葛解肌湯,邪在三陽熱勢張,苓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棗與生姜。
5、升麻葛根湯:
閻氏升麻葛根湯,芍藥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6、竹葉柳蒡湯:
竹葉柳蒡葛根知,蟬衣荊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參甘麥,風疹急投莫延遲。
7、蔥豉桔梗湯:
蔥豉桔梗翹薄荷,山梔竹葉加甘草:熱邪束肺嗽咽痛,風溫初起此方療。
(三)扶正解表
★1、敗毒散:
人參敗毒草苓芎,羌獨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湯服,祛寒除濕功效宏。
2、參蘇飲:
參蘇飲內(nèi)用陳皮,枳殼前胡半夏齊,干葛木香甘桔茯,氣虛外感最相宜。
3、再造散:
再造散用參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齊,再加細辛姜棗煮,陽虛外感服之安。
★4、加減葳蕤湯:
加減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隨,草棗薄荷共八味,滋陰發(fā)汗功可慰。
5、蔥白七味飲:
蔥白七味外臺方,新豉葛根與生姜,麥冬生地千揚水,血虛外感最相當。
★6、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溫經(jīng)解表法優(yōu)良,少陰脈沉反發(fā)熱,寒邪外解不傷陽。
二、瀉下劑:
(一)寒下
★1、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用硝黃,配以枳樸瀉力強,痞滿燥實四癥見,峻下熱結(jié)宜此方。
去硝名曰小承氣,便鞭痞滿瀉熱良,調(diào)胃承氣硝黃草,便秘口渴急煎嘗。
★2、大黃牡丹湯:
金匱大黃牡丹湯,桃仁瓜子芒硝襄,腸癰初起腹按痛,苔黃脈數(shù)服之康。
3、大陷胸湯;
大陷胸湯治結(jié)胸,甘遂硝黃三味用:心下硬滿不可近,瀉熱逐水建奇功。
(二)溫下
1、大黃附子湯;
金匱大黃附子湯,細辛散寒止痛良,冷積內(nèi)結(jié)成實證,功專溫下妙非常。
★2、溫脾湯;
溫脾參附與干姜,甘草當歸硝大黃,寒熱并行治寒積,臍腹絞結(jié)痛非常。
3、三物備急丸:
三物備急巴豆研,干姜大黃不需煎,卒然腹痛因寒積,速投此方急救先。
(三)潤下劑
1、五仁丸:
五仁柏仁杏仁桃,松仁陳皮郁李饒,煉蜜為丸米飲下,潤腸通便此方效。
★2、濟川煎:
濟川歸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從,腎虛精虧腸中燥,寓通于補法堪宗。
★3、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治脾約,大黃枳樸杏仁芍,胃熱津枯便難解,潤腸通便功效高。
(四)攻補兼施
★1、黃龍湯:
黃龍湯枳樸硝黃,參歸甘桔棗生姜,陽明腑實氣血弱,攻補兼施效力強。
2、新加黃龍湯;
新加黃龍用海參,玄麥生地硝黃呈,參歸姜草扶正氣,攻補兼施法可尊。
3、增液承氣湯:
增液承氣玄地冬,硝黃加入五藥供,熱結(jié)陰虧大便秘,增水行舟腸腑通。
(五)逐水劑
★1、十棗湯:
十棗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與芫花;懸飲內(nèi)停胸脅痛,大腹腫滿用亦佳。
2、禹功散:
儒門事親禹功散,牽牛茴香一齊研,行氣逐水又通便,姜汁調(diào)下陽水痊。<(未完,下一頁)
|
|
相關(guān)專業(yè)論文
|
|
推薦專業(yè)論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