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學——珠穆朗瑪峰實際高度起爭議 8848米存在誤差?
北京青年報 2009/6/18
南方網(wǎng)訊 一場圍繞珠峰高度的話語權之爭,竟在國人不知不覺間,持續(xù)了將近30個年頭。1975年,中國政府向世界公布,珠峰海拔8848米,舉國為之自豪。殊不知,這個數(shù)值在上世紀50年代就已經被西方世界接受為“官方高度”。其間迷霧重重,現(xiàn)在已經是需要揭開的時候了。
徐近之老先生早在1960年就在正式出版物中引用了“8848”這個數(shù)值,難道至少在中國人大規(guī)模測量珠峰的15年前就已經有人得出“8848”的珠峰高度?盡管我們有自信的理由,然而西方國家?guī)缀跬耆雎粤酥袊?975年這次科學而嚴謹?shù)臏y量。
根據(jù)時間推算,1960年之前中國人直接與珠峰相關的行動只有1958年至1960年的建國后首次珠峰登山科考,留下唯一的資料是出版于1962年的《珠穆朗瑪峰地區(qū)科學考察報告》,和1960年出版的《紅旗插上世界之巔》。然而這兩本書都不約而同地講珠峰海拔高度是8882米,至于這個數(shù)據(jù)的來源并沒有說明。
“1958年中國確實有過一次珠峰海拔高程測量,如果不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連我也不會知道!痹浽1966年至1968年間參與測量珠峰高度和測繪珠峰北側絨布冰川的地形圖工作的米德生先生告訴我。就在他1966年奔赴珠峰之前,成都山地所的一位老先生將一份資料交給他,說是絨布寺的一位老喇嘛給的。米德生仔細研究了這份資料,發(fā)現(xiàn)它原來是兩位不知姓名的中國測繪工作者在1959年期間測量珠峰高程時留下的工作日志,記載著兩個人如何在漫天風雪和極度嚴寒中扛著1米多高的水銀氣壓表在絨布河谷中跋涉,如何在海拔5300米的時候迷了路,最終因體力不支而失敗。盡管如此,二人還是留下了一個珠峰高程數(shù)值———8882米。
在接下來的調查中,忽然間得知:在西方國家英文媒體里,1954年,印度一個名叫古拉提(Gulatee)的測量師測得了8847.6這個數(shù)值,而且被四舍五入為“8848”。
“這純屬巧合,兩個‘8848’有著根本不同的來歷!”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的高級工程師心張江齊斬釘截鐵地說。他告訴我,首先古拉提自己沒有,也未請登山家登上珠峰頂,更沒有在那里豎立覘標,傳統(tǒng)三角測量法固有局限暴露無疑———找不準頂峰的交會點,因此它的誤差是好幾米。其次古拉提給出的是“雪面高度”,即包含了峰頂冰雪層的厚度,而我們測得的雪面高度是8849.05,減去實測雪深得到了8848.13米!啊敝榉迨鞘澜缫彩侵袊淖罡叻,中國人必須自己測定高程,而不是引用外國人測定的結果,即使結果都是8848米。舉一個不一定貼切的例子:自己兒子的名字,不是父母或親屬來取,要一個不相干的外國人來給定,實在不合適!扒皣覝y繪局總局總工程師、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俊勇先生如是說。
盡管我們有自信的理由,然而西方國家?guī)缀跬耆雎粤酥袊?975年這次科學而嚴謹?shù)臏y量。美國眾多媒體在采訪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首席制圖師阿蘭。卡若時寫道:“目前(1999年)最新的官方高程是一位名叫古拉提的印度測量師在1954年測得的。他所利用的工具受限于當時的技術條件,誤差范圍是在5.17米!泵绹鴩业乩韺W會只承認三個所謂“官方高度”:英國人安德魯。沃爾夫在1852年測得的8840、印度人古拉提在1954年測得的8848和美國人布蘭德福特。沃斯本在1999年測得的8850.對于“8848”這個值,盡管印度人的誤差是中國人的14.3倍,但美國人還是舍后者取前者!暗貌坏玫酵鈬姓J,我認為這不是主要的,中國的山高,理所當然是中國人自己測量,自己確定。我從來不理會外國人的說三道四,當然他們若有科學價值的意見,也一定虛心接受!标惪∮略菏繉ξ艺f。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使用大地測量法,給了當時全世界最準確的經緯度,這是人類珠峰測繪史上的第一筆!”汪前進肯定地說。
關于究竟誰第一個發(fā)現(xiàn)珠峰,不獨中國人的“8848”遭到漠視,西方國家的“常識”仍然鎖定在所謂“不列顛大三角測量”的主持者———時任英屬印度測繪局長的埃弗斯特。從1823年開始,他對包括喜馬拉雅山脈在內的一系列山峰進行了測量。然而出于政治原因,在19世紀至20世紀的頭20年這段時間里,西方人同中國西藏、錫金、不丹和尼泊爾的關系比較緊張,他們無法進入這些地區(qū)進行探險,英國人不得不從250里的地方對喜馬拉雅的山峰進行觀測和測量。
大約就在埃弗斯特指揮測量師們帶著巨大而沉重的經緯儀慢慢地向印度北方移動之前的一個世紀———1718年,即大清帝國康熙五十八年,一幅與眾不同的巨型地圖平鋪在紫禁城太和殿的青磚地上。已屆遲暮之年的清圣祖康熙皇帝望著這幅自己親自主持并命令各省督撫鼎力協(xié)助傳教士分區(qū)測量繪制的《皇輿全覽圖》,仿佛望著自己一生的文治武功———東北至庫頁島,東南至臺灣,西至伊犁河,北至貝加爾湖,南至(未完,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