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修養(yǎng)論今說
畢業(yè)論文網(wǎng) 2009/7/11
(接上頁)養(yǎng)的教材,也還是相當生動而深刻的。
孟子為他心目中的"大丈夫"(真正的人)立了三條標志,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確實,一個人如果真能做到這三條,那他就是一位無愧于天地,具有高尚品德的真正的人。然而,一個人要真正做到這三條又談何容易。他需要長期地進行品德方面的修養(yǎng),樹立起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有可能達到的。在這方面,儒家以"義利"、"公私"、"苦樂"、"生死"等這些人生面臨的最現(xiàn)實的價值選擇問題,對人們進行基本的品德修養(yǎng)教育,是很值得今人注意的。因為,現(xiàn)代人的品德修養(yǎng)教育同樣也離不開這些基本的人生價值選擇。而儒家學者在這方面的許多精辟論述,無疑也還是可以作為今天人們品德修養(yǎng)的指導的。
講到"義利"問題,儒家總的傾向是重義而輕利、先義而后利,主張以義制利、見利思義[24]。在當今這個以功利為上的世界里,如果有人按漢代大儒董仲舒所提倡的"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挠枟l去做,則將被人們視為迂腐。其實,無論那一個社會,也總是有這么一些只問耕耘不計功利的"迂腐"者的,他們的真誠和高尚的品德是無可非議的。我們并不要求每個社會成員都這樣去做,都要達到這樣的境界。但是,我們總也不會希望社會每個成員凡事都斤斤計較于功利吧!當然,更不會希望人人唯利是圖,見利而忘義。因此,希望人們做到如清初大儒顏元修正后的訓條:"正其誼以謀其利,明其道而計其功"(《四書正誤》卷一),也就不能說是過分的要求了。
在"公私"問題上,儒家一貫強調大公無私、先公后私,提倡公而忘私,反對假公濟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公"和"私"的具體對象和內(nèi)容都已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但是,我想在處理公與私兩者之間的關系上:則儒家所強調的這些原則至今仍然是正確而有效的。
在"苦樂"問題上,儒家歷來不以物質生活的貧富論苦樂,而是以精神生活的充實與否論苦樂;又以為個人之苦樂算不了什么,眾人的苦樂才是真正的、最大的苦樂。歷史上儒者所稱道的"孔、顏樂處"就是一種安于物質生活的貧困,而去追求充實的精神生活的"樂"[25]。孟子則反對"獨樂"而強調要"與民同樂"。他曾以欣賞音樂為例說,一個人樂,不如與他人一起樂;與少數(shù)人樂,不如與所有人一起樂[26]。北宋大政治家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可以說集中地表達了儒家的"苦樂"觀。
至于"生死"問題,孔子說的"死生有命"(《論語•顏淵》),代表了儒家對待自然生死問題的基本態(tài)度。而對于來自社會原因的生死問題,儒家則總是與"義利"、"公私"等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而始終提倡"殺身成仁"、"舍生取義",而反對"茍且偷生"。儒家這些有關"苦樂"、"生死"方面的基本觀念和精神,至今也還是值得肯定和應當效法的。
三
儒家在修養(yǎng)論上十分強調"知行合一",也就是說,修養(yǎng)既要在認識上弄清道理,而且要在行為上身體力行。由此,他們在"求知"和"力行"方面,提出了許多具體的修養(yǎng)方法,其中也不乏可供今人擇善而用之的東西。以下?lián)褚榻B之。
儒家講修養(yǎng),首先講立志。所謂"立志",就是要確立宏大的、堅定的志向,明確自身的責任和奮斗的目標。孟子講:"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段話,他在這里指出了一個事實,即一個要承擔天下重任的人,必定要受到種種艱難困苦的磨練。由此也可知,只有那些有宏大而堅定志向的人,才會自覺地去進行修養(yǎng),主動地接受種種艱難困苦的磨練?鬃拥茏幼酉恼f:廣博地學習而且志向堅定不移,誠懇地討教而且聯(lián)系實際思考,這樣仁德就在其中了[27]。宋儒程頤在解釋第一句話時說:"學不博則不能守約,志不篤則不能力行&q(未完,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