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文精神
畢業(yè)論文網(wǎng) 2009/7/11
(接上頁)之靈。"〔7〕
《孝經(jīng)》中則借孔子的名義說:
"天地之性,人為貴。"〔8〕
這句話中的"性"字,是"生"的意思。宋人邢昺解釋說:
"性,生也。言天地之所生,惟人最貴也。"
"夫稱貴者,是殊異可重之名。"〔9〕
其實,在《孝經(jīng)》面世之前,荀子也已提出了人最為天下貴的觀點了。他說:
"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10〕
荀子用比較的方法,從現(xiàn)象上說明了為什么天地萬物中人最為貴的道理。其后,在《禮記•禮運》篇中,人們又進一步對人之所以異于萬物的道理作了理論上的說明。如說: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 〔11〕
這句話中"鬼神之會"的意思,是指形體與精神的會合。如唐孔穎達解釋說:
"鬼謂形體,神謂精靈!都懒x》云:"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體精靈相會,然后物生,故云"鬼神之會"。"〔12〕
以后,漢儒、宋儒如董仲舒、周敦頤、邵雍、朱熹等,也都不斷地發(fā)揮這些思想。〔13〕正是有見于此,中國古代思想家們認為,人雖是天地所生萬物之一,然可與天地并列為三。如,《老子》書中就有所謂"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或作"人"字)居其一焉"的說法,把人與道、天、地并列。不過,在《老子》書中,道還是最貴的。所以,他接著說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4〕與《老子》相比,荀子對人在天地中的地位強調(diào)得更為突出,論述得也更為明晰。他嘗說:
"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能參。"〔15〕
這里的"參"字就是"叁(三)"的意思,整句話的意思是說,人以其能治天時地財而用之,因而與天地并列為三。對此,荀子又進一步解釋說: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16〕
"分"是分位的意思。在荀子看來,"明分"(確定每個人的分位)是"使群"(充分發(fā)揮人類整體力量)、"役物"(合理利用天時地財)的根本,所以他所謂的"人有其治"的"治",也正是指人的"辨物"、"治人"的"明分"能力。同樣的意思在《禮記•中庸》也有表達,其文云: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17〕
按照傳統(tǒng)的解釋,"至誠"是圣人之德!睹献印泛汀吨杏埂分卸颊f過:"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中庸》作"誠之者"),人之道也"。這也就是說,人以其至誠而辨明人、物之性,盡其人、物之用,參與天地生養(yǎng)萬物的活動,因而與天地并列為三!玻保浮
漢儒董仲舒繼承荀子思想,亦極言人與天地并為萬物之根本。如說:
"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yǎng)之,人成之。"〔19〕
"人下長萬物,上參天地。"〔20〕
"唯人獨能偶天地。"〔21〕
"唯人道為可以參天。"〔22〕
從荀子、《中庸》和董仲舒等人的論述中,應(yīng)當(dāng)說都蘊涵著這樣一層意思,即在天地人三者中,人處于一種能動的主動的地位。從生養(yǎng)人與萬物來講,當(dāng)然天地是其根本,然而從治理人與萬物來講,則人是能動的,操有主動權(quán)。就這方面說,人在天地萬物之中可說是處于一種核心的地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文精神把人的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與超越放在首位,注重人的倫理精神和藝術(shù)精神的養(yǎng)成等,正是由對人在天地萬物中這種能動、主動的核心地位的確認而確立起來的。
由此,又(未完,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