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度廢除一百年之回眸
畢業(yè)論文網(wǎng) 2009/7/11
(接上頁)強化,在中央是用各種辦法來削弱相權,在地方則是用各種辦法使地方官無權,其中最重要的一招,就是嚴格限制地方官任期,以阻止地方官熟悉地方政務。至于胥吏,唯其不入流品,缺乏像讀書人那樣的社會感召力,雖擅事弄法,卻永不足以與國家形成分庭抗禮之勢。唯其如此,有清一代,科舉選官一仍其舊,而皇帝則甘于“與胥吏共天下”(徐珂《清稗類鈔•胥役類》)了。
三
近人每每稱西方的文官制度是學習中國科舉制而來,但是,西方文官制度的作用,與科舉制毫無相似之處,倒是稍接近于中國傳統(tǒng)的胥吏制度。中國的胥吏制度是用來處理國家具體事務的,西方文官制度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西方的文官制度絕對是按照國家的行政法規(guī)來處理國家事務的,文官本身并不具備擅事弄法的權力,更不能參與制定政策法規(guī);西方國家對文官的培養(yǎng),亦即對文官進行規(guī)范性的行政訓練。這是中國胥吏制度與西方文官制度的重要不同。另外,必須指出的是,胥吏制度除了前面所說的那些弊端,更重要的是這一職事的父子私相傳授和私人壟斷。一般而言,各部門胥吏所任職事,有種種不成文的慣例必須遵守,有種種特例可為援引;而這些慣例和特例,則由胥吏私人掌握、私相傳授。比如。某地土地和賦役的真實情況,只有負責這些事務的胥吏才知道,而成為他們?nèi)问碌馁Y本。
隋唐而后中國胥吏政治的發(fā)展,證明科舉本身并不能為國家培養(yǎng)和選拔治國人才,但卻是適應專制政治的需要的。中國古代的專制主義政治,其政治運作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消除政治上的競爭者。自秦而后,中國的政治過程有兩大特點:就中央和地方而言,則中央不斷地被削弱而又不斷地強化,地方則不斷地強化而又不斷地被削弱;就皇權和相權而言,則皇權不斷地被削弱而又不斷地強化,相權則不斷地強化而又不斷地被削弱。正是在這兩個過程中,中國的行政制度的設置,都以限制官員個人發(fā)揮其能力為目標。制度設置的目標既在于限制官員發(fā)揮其能力,那么在這樣的制度下要有所作為,必然是“變亂制度”,且“一法既立百弊叢生”。而所謂“興一利不如除一弊”的古訓,難免不成為后世為官的老生常談,其準確的詮釋,不過是“生一事不如省一事”。蘇東坡詩云:“人人生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但愿兒孫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痹婋m調侃,自有說不盡的酸楚。后人仕途蹉跌,每以此詩自解,正折射出科舉選官的用意。如此看來,清末廢除科舉制,就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蓋國家面臨萬世未有之變局,對于做官的人的要求,首先是能干而不再是馴服;而現(xiàn)代化對人才的需求,更是多方面的。不廢除科舉,則舉天下學子不能不熱衷于仕途,求得的是做官權力的所謂公平。至于廢科舉而興學校,人才的發(fā)展從此不拘一格,于是而追求社會的公平與發(fā)展。反思科舉興廢,確有許多值得深思的東西。
作者簡介:程念祺,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2 創(chuàng)新與流弊:千年科舉制度面面觀
黃留珠
一
科舉制度廢除一百年了,百年來人們一直對它褒貶不一。其實,當我們冷靜、科學、理性地對它重新審視,不難發(fā)現(xiàn),它蘊涵著十分珍貴的可供借鑒的基本原理——選考。
所謂選考,即通過考試選拔人才。它與現(xiàn)代西方人事行政學中的“考選”(Selection)概念大體相同。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考試的做法起始甚早,如鄉(xiāng)興賢能過程中的射選,賢良的策問,秀、孝的策試等等,皆可視作不同類型的考試。不過真正嚴格意義上的考試,卻是自科舉制開始的。因為這之前的種種考試,大多只是通過此種形式來確定授官等第或檢驗舉主薦賢的態(tài)度,而非試有黜落,故還不算真正的考選?婆e制時代,“一切以程文為去留”(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五),換言之,即白丁能否釋褐為官,全憑考試成績?yōu)檗D移。這樣,考試就成了選官唯一的決定性因素,而只有這種考試,才屬真正的考選。
以考試來選用人才,是人類經(jīng)過長期摸索探求之后作出的最佳選擇?歼x制度,應該是也必須是包含著這樣幾種基本精神的:一曰公開平等,二曰競爭擇優(yōu),三曰量才使用,四曰內(nèi)行管理。這些,也就是西方現(xiàn)代組織理論所強調的普遍主義與感情無涉原則,以及擇優(yōu)選拔、據(jù)能授任原則?婆e制時代的考試,基本上是體現(xiàn)了這些原則的——盡管存在著極大的不徹底性。由此帶來的重大社會效應之一,便是產(chǎn)生了所謂的社會流動——主要指下層人物進入統(tǒng)治階級。據(jù)社會學家用清代資料所做的抽樣調查可知,當時五代之內(nèi)均無功名的布衣子弟在科舉錄取的總人數(shù)中,約占13.33%,父輩一代無功名的布衣子弟約占33.44%。這一社會流動的速率,同20世紀號稱自由之邦的美國大體相當,而比十月革命前的俄國大三倍還多(潘光旦、費孝通:《科舉與社會流動》,載《社會科學》〔清華〕第四卷一號)。社會流動有利于不拘一格網(wǎng)羅選擇人才,有利于擴大封建統(tǒng)治基礎,從而(未完,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