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時代中華文明的重
畢業(yè)論文網(wǎng) 2009/7/11
(接上頁)周公與六經(jīng),待刊.
[2]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30.
[3]高亨.周易古經(jīng)今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4.6—8.
[4]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59.
[5]江林昌.“六經(jīng)”的內(nèi)容、流傳與古代文明研究[J].孔子研究,2006(4)
[6]白壽彝.史記新論[M].北京:求實出版社,1981.
[7]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9;張光直.中國相互作用圈與文明的形成[A].中國考古學論文集[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9;李學勤.非中原地區(qū)青銅器研究的幾個問題[A].走出疑古時代[C].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李伯謙.中國青銅文化的發(fā)展階段與分區(qū)系統(tǒng)[A].中國青銅文化結構體系研究[c].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8]山東省文物管理處等.大汶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山東省考古研究所等:山東莒縣陵陽河大汶口文化墓葬發(fā)掘簡報[J].史前研究,1987(3);莒縣大朱家村大汶口文化墓葬[J].考古學報,1991(2).
[9]張學海.論山東地區(qū)的龍山文化城[J].文物,1996(12).
[10]張學海.論山東地區(qū)的龍山文化城[J].文物,1996(12).
[11]王樹明.談陵陽河與大朱村出土的陶尊“文字”[A].山東史前文化論文集[c].濟南:齊魯書社,1986;李學勤.論新出大汶口文化陶器符號[J].文物,1987(12).
[12]高廣仁,邵望平.海岱文化與齊魯文明[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102.
[13]江林昌.中國上古文明考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96—303.
[14]鄒平丁公發(fā)現(xiàn)龍山文化文字[J].中國文物報,1993-01-03;專家筆談丁公遺址陶文[J].考古,l993(4);馮時.山東丁公龍山時代文字解讀[J].考古,1994(1).
[15]龍虬莊遺址考古隊.龍虬莊——江淮東部新石器遺址發(fā)掘報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204—206.
[16]俞偉超.古史的考古學探索[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08—112.
[17]李步青,吳云進.山東萊陽發(fā)現(xiàn)一件罕見的仿銅陶盉[J].文物,l987(10);李步青,劉玉明.己盔銘文初釋及其有關歷史問題[J].東岳論叢,1984(1).
[18]俞偉超.古史的考古學探索[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08—112.
[19]余杭縣文管會.余杭縣出土的良渚文化和馬橋文化的陶器刻劃符號[J].東南文化,1991(5).
[20]參見吳建民.蘇北史前遺址的分布與海岸線變遷[J].東南文化,1990(5);長江三角洲史前遺址的分布與環(huán)境變遷[J].東南文化,1988(6);王靖泰,汪品先.中國東部晚更新世以來海面升降與氣候變化的關系[J].地理學報,1980(4);齊濤,馬新.萌生中的遠古政治[M].濟南:泰山出版社,2002.130—150;陳剩勇.中國第一王朝的崛起[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4.192—205.
[21]俞偉超.古史的考古學探索[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08—112.
[22]傅斯年.夷夏東西說[J].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外編第一種.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1933—01.
[23]徐中舒.先秦史論稿[M].成都:巴蜀書社,1992.34.
[24]張學海.論山東地區(qū)的龍山文化城[J].文物,1996(12).
[25]童書業(yè).春秋左傳考證[M].北京:中華書局,2006.25—26.
[26]李伯謙.二里頭類型的文化性質與族屬問題[J].文物,198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