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敘事式”班會課的思考與實踐
戴燕平 2023/6/14 19:22:05
(江蘇省常熟市中等專業(yè)學校 江蘇蘇州 215500)
課題信息:第三期蘇州市德育特色學校專項課題《中職融合敘事德育模式實踐研究》(課題登記號Szzjdylx202119)階段性成果。
摘要:班會課作為有主題、有明確目的的會議形式課堂,學生參與度越高效果就越好。在教育體制改革的背景下,需要打破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德育理念,進行德育教育創(chuàng)新。敘事式班會是以事件為核心,以敘事為方法開展的新型班級會議,能夠用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本研究將以敘事式班會課為核心,以中職學生為對象展開,通過理解敘事式班會課的基本內(nèi)涵和應用優(yōu)勢,從敘事德育的不同設計類型入手,選取生活化的元素,講述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故事,提高班會參與度,達到德育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中職生;敘事式班會;德育教育
前言
班會課是中職院校中必不可少的德育教育主題會議課程,這類班會課通常沒有延續(xù)性主題,而是就近取材,以學生關系、日;顒又饕尘斑M行總結教育工作。班會課開展的目的之一是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在完成課程規(guī)定內(nèi)容之后,教師還需通過班會課,定向?qū)W生進行德育教育及心理引導[1]。但是,長久以來班會課都是被邊緣化極為嚴重的課程,有的教師輕視了班會課的德育價值,有的學生從始至終都不重視班會課,將其看作是自習課或者是批評總結大會。這無疑偏離了班會課的初衷,自然也無法對學生起到教育和引導的作用。長此以往,很多教師不由對班會課感到頭疼,如何將班會課建設開展成“有效班會”刻不容緩。傳統(tǒng)的班會課大多采用的都是說理的形式,采用的也是傳統(tǒng)的“一對多”形式,效果甚微。因此面對班會課的失效問題,嘗試采用敘事德育的形式展開,將重點轉換到學生身上,取得更加積極的成果。
一、敘事式班會課的基本內(nèi)涵
敘事式班會課有明確的敘事主題,圍繞某個事件或者某個人物展開對話,學生作為對話的主要參與者,將圍繞事件和主題展開有針對性的探討,通過親身參與和體驗,從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敘事式班會的內(nèi)涵共有三層,其一是主張偏生活化,班會主題定位不“高大上”,而是走親民路線,通常取材自生活和學習過程,與學生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而班會對這一主張的呈現(xiàn)采取的是潤物細無聲的策略,不給學生壓力,引導學生從旁觀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轉變?yōu)橹鲃訉W習者和參與者。其二是以故事作為整個班會的展開線索,故事是班會開展的基點。整個班會都將以故事為主題展開,故事的內(nèi)容、背景、線索和討論價值是本次班會主要探討的對象[2]。其三是可流動的呈現(xiàn)方式,敘事的方式不限,只要圍繞故事主題,學生可以采取多種角度、多種形式來呈現(xiàn)一個完整的故事內(nèi)容,甚至可以提前編排和與其他同學合作完成。
二、敘事式班會課的不同設計類型
(一)對話生成展示,談談你對愛與早戀的理解
對話生成展示屬于較為基礎的敘事形式,其目的是讓個體與其他個體就同一事件產(chǎn)生多方聯(lián)系,以對話形式傳遞思維,完成交流任務,鍛煉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品德。對話有利于將內(nèi)在情緒和認知傳遞出來。對話生成的關鍵在于問題,在敘事式班會課上,通常是教師或?qū)W生設定一個主題,學生對號入座提出問題。也就是說,在對話生成模式為主體的敘事式班會課上,需要讓學生首先認識到問題的存在,進而主動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問題,都算達到對話的第一目的。而對話產(chǎn)生的內(nèi)容會推動學生思考,強化學生的主體認知,幫助學生在否定和肯定中明辨是非,堅定自己的立場。中職教育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一時期身心發(fā)展速度快,但也容易“誤入歧途”,對話是一種常見形式,也是多數(shù)中職學生日常擅用的交流學習模式,溝通是兩個智慧體的意識交換,但如果其中一個人以壓倒性的意識將另一個人的自我意識取代,也就陷入了所謂的意識障礙,容易導致主體失衡,嚴重的甚至會引導學生進入到一個認知誤區(qū),分不清問題對錯,擺不清事實立場[4]。以青春期“早戀”為例,很多中職學生認為早戀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以校園為封閉的墻角,學生們青春懵懂的內(nèi)心無限滋長。信息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很多學生認為早戀并沒有問題,任何人都有追求愛的權力。甚至于一些學生會對標歐美國家,認為歐美國家的教育從小就鼓勵學生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包括在青春期遇到喜歡的異性。在了解學生的大致想法之后,教師可以見機拋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例如在學生舉起歐美國家的對標實例時,教師可以問道:你了解這些的途徑是什么?網(wǎng)絡嗎還是一些電視劇電影?有真正的接觸過歐美國家的生活環(huán)境,真正了解過他們的教育行為和教育宗旨嗎?這種探究本質(zhì)的問題對學生來說有思考的價值和余地,正如教師所言,學生口中的歐美國家和向往的自由戀愛環(huán)境,有可能是通過網(wǎng)絡營造出來的虛假幻象,學生并沒有切實的體驗過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并不知道真正的歐美國家是怎樣的(未完,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