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與道教的“理身理國”思想――先秦至唐的歷史考察
畢業(yè)論文網(wǎng) 2009/7/12
(接上頁)光庭“理身理國”思想的核心。
杜光庭對作為理身理國的先在根據(jù)“道”有其深刻體認。他認為,有道之體、道之用(可道是有生有化道之用)。道之體性(道性)表現(xiàn)為自然,“大道以虛無為體,自然為性。道為妙用,散而言之,即一為三;合而言之,混三為一,通謂之虛無自然。大道歸一體耳”[37],“虛無為體,自然為性,莫能使之然,莫能使之不然,不知其所然,不知其所不然,故曰自然而然”[38]。對于體道的倫理方式和實踐準則--“無為”之為,杜光庭的說法則更為煩復些。他認為滯于有為或無為皆非體道的常態(tài),只有有無雙遣,忘言遺教,才能契合重玄之道:“至道自然,亦非有為,亦非無為…….湛寂清靜,混而不雜,和而不同,非有非無!薄笆ト藷o為,無為之為亦遣;圣人忘教,滯言之教俱忘。”[39]對“有為”和“無為”都要雙遣,表面上是不符道家崇尚“無為”之旨。關鍵在于如何理解“有為”與“無為”內(nèi)涵。我們且看唐玄宗和杜光庭對老子“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的解釋。唐玄宗曰:
“知無為而無為者,非至也。無以無為而無為者,至矣。故上德之無為,非循無為之美,但含孕淳樸、適自無為,故云‘而無以為’,此心跡俱無為也。下德為之者,謂心雖無以功用彰著,跡涉于有為,故云為之,言下德無為有所以為之。此心無為而跡有為也!盵40]
杜光庭釋義曰:
“上德之君性合于道而命合乎一。體自然為用,運太和為神。動合乎天,靜合乎地,與道相得而無所為也。此無為非效學無為而為。于無為是無以為也。陰陽為之使,鬼神為之謀,進退推移,與化無極,玄默寂寥而與化俱,此謂心跡俱無為矣。然行以包育于物,亦所以彰其跡也。下古德衰,心跡明著,其知有為為非,知無為為是,有為則澆薄,無為則淳和。有此分別,故韜心藏用,行此無為之事,制彼有為之為。故云為之。心欲于無為游,行無為于跡,乃涉矜有也。知無為為美,有為為惡,舍惡從善,慕此無為以分別。故是有所以而為也!盵41]
在唐玄宗和杜光庭看來,無為包括心無為和跡無為,有為同樣包括心有為與跡有為。從邏輯上講,無為和有為之間存在著四種組合:A心無為跡無為;B心無為而跡有為;C心有為而跡無為D心有為而跡有為。A為真正的“無為之為”,即上德之無為而無以為。B是下德之“無為之為”,是成玄英所說的“無欲之士,又滯于無”的情形[42]。由于心為體、跡為用,跡為心之彰,故C不可能存在。D屬道家極力批判的失道失德,即成玄英所稱的“有欲之人,唯滯于有”[43]。對于杜光庭來說,有無雙遣所遣者是D(遣有)和B(遣無)此二執(zhí)。遣D是“忘跡”,攝跡歸本;遣B是忘本必也忘跡!胺驍z跡忘名,已得其妙,于妙恐滯,故復忘之,是本跡俱忘,又忘此忘,總合乎道。有欲既遣,無欲亦忘,不滯有無,不執(zhí)中道,是契都忘之者爾。”[44]理身理國所應遵照的是合乎道體的“心跡俱無為”。
所謂“心跡俱無為”,根本在心的無為,既要知心之無為,亦當忘心之無為!盁o為之要訣之于心。以言而傳,斯非道矣!盵45]這就將心與道進一步溝通起來。故“理身之道,先理其心,心之理也,必在乎道,得道則心理,失道則心亂,心理則謙讓,心亂則交爭!盵46]而“修心之法執(zhí)之則滯著,忘之則失歸,宗在于不執(zhí)不忘,惟精惟一爾……圣人設本教為眾生為其生死輪回,展轉(zhuǎn)流浪,惡趣永失真常。故出我心以滅他心。上士若能法圣人之心,去住任運,不貪物色,不著有無,滅動心,了契于道,既契道已復忘照心,動照俱忘,然可謂長生久視、升玄之道爾”[47]。故所謂的心跡俱無為,實際是心與道冥合,反歸空明澄澈的本然狀態(tài)的呈現(xiàn)。理國是以理身為本的,“凡有所作者起于心也……夫理國者之無為者,不滯于有作”[48]。有作或是“心無為跡有為”的表現(xiàn),或是“心有為跡有為”的表現(xiàn)。前者知心之無為之理,故能簡別有為無為之善惡,但未忘心之無為,故在跡上乃涉矜有。后者則表現(xiàn)出政虐而苛,賦重役煩等,乃理國之禍也?傊,作為理身理國之最佳選擇方式的“為無為”,首先是心智活動的凈化(既知又能忘知),同時也意向于心智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身之跡、國之跡),是純化了的心智與行動的有機統(tǒng)一。杜氏的理身理國觀,已將佛教的止觀和禪定思想同道家和道教的自然無為思想有機的融合在一起。這也是唐代理身理國觀的一大特色。
作為道家學說的典型宗教形態(tài),道教向來是強調(diào)內(nèi)外丹的修煉的。外丹修煉是通過合成外藥的形式采集天地之元炁;內(nèi)丹修煉則包括命功和性功的雙修。內(nèi)外丹的修煉都要順乎自然之“天道”,方能長生成仙。由于外丹修煉的成效不甚顯著,內(nèi)丹的性命雙修之法日漸成為主要修煉法門,而其中的修性功夫,又成為修行的重中之重。這表明道教進一步從外在超越之路轉(zhuǎn)向了內(nèi)在超越之路。從性功的角度出發(fā),道教強調(diào)修性要“為無為”方能體道,理國亦是同理。從命功的角度出發(fā),道教(未完,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