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古今也從容——試論“戲說歷史”的文化內(nèi)涵
畢業(yè)論文網(wǎng) 2009/7/12
(接上頁)雨,幾經(jīng)粉飾,與原物大異其趣,不再是純粹的古建筑了。雖然“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畢竟今天的月亮不再是古代的月亮。月亮尚且如何,何況建筑物呢?
在有關歷史劇的理論中,我們聽到最多的是“歷史題材”這個概念。“歷史題材”這個概念暗示了這樣一個事實:歷史要經(jīng)過劇作家的加工和改造,因為它是“題材”,是一種用來寫作的“材料”。如果說歷史編纂是對歷史事實的第一重加工的話,那么處理歷史題材則是對歷史事實的第二重加工。在歷史學家看來,歷史是第一性的,歷史劇是第二性的,歷史對于歷史劇具有邏輯優(yōu)先性。違背這個原則的歷史劇,就不配稱作歷史劇!皻v史劇應當是:主要歷史人物、事件,均于史有據(jù),真實可信。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作,虛構的部分只能是細微末節(jié),或可能在歷史上發(fā)生的情節(jié)。郭沫若的《屈原》、吳晗的《海瑞罷官》,都是比較標準的歷史劇。離開這個界定,在歷史劇中大量戲說、造假、歪曲,根本就不能叫歷史劇,只是掛歷史的羊頭賣狗肉而已!保1]
即使開明的歷史學家,也只能把歷史劇視為歷史的替充(supplement),即只能成為補遺、補充、附錄、增刊之類的東西。他絕不允許劇作家“重寫”、“改寫”歷史。比如編寫有關“大禹治水”的電視劇,歷史學家能夠確定的有關歷史史實少而又少,只知道他以疏導的方法治理過洪水,而且三過家門口而不入,其他的就一無所知了。歷史劇作家在尊重這一歷史的前提下,設想他的音容笑貌、思想感情、人際關系。用郭沫若的話說,便是“在史學家擱筆的地方,便須得史劇家來發(fā)展”,因為“古人的心理,史書多缺而不傳”[2](P50),需要歷史劇作家來補充。“歷史上有許多疑案,如新疆塔里木樓蘭古都的米蘭壁畫,古僚人的懸棺,古夜郎國的神秘滅亡,倘要編成電視劇,其來龍去脈、前因后果,就只好依靠假設了!保3]至于已經(jīng)確定的歷史,是不容篡改的。
但“歷史題材”這個概念本身就暗示出了“戲說歷史”成分的存在,也暗示出了“戲說歷史”的合理性——當然這里的“戲”一般說來是“戲劇”的“戲”而非“游戲”的“戲”。但究竟在何種程度上“戲說歷史”才合情合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這既取決于歷史題材的性質(zhì),也取決于劇作者的背景、政治立場、藝術觀念、創(chuàng)作原則、藝術慣例等復雜問題,還取決于劇作者擁有怎樣的“情”、“理”觀。
但長期以來絕對主義一元論歷史觀的存在,使得歷史劇作家在處理歷史題材時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即有“觸雷”的危險。久而久之,歷史劇作者成了剛?cè)肫偶议T的小媳婦,跋前躓后、動輒得咎,一個個呆頭呆腦、形同弱智。這樣的現(xiàn)實順理成章地造就了許多相當?shù)湍艿氖鼙!对紫鄤⒘_鍋》在祖國大陸播放時,片頭上必須冠以“不是歷史”、“民間故事”的提醒,否則必定有人橫刀立馬、夾纏不清。饒是如此,有些人還是要“雞蛋里面挑骨頭”般地興師問罪,把“不是歷史”視為“就是歷史”!对紫鄤⒘_鍋》在香港播放時則去掉了片頭的“不是歷史”、“民間故事”的提示性字樣,也沒有人以此責備這部電視劇,說它與歷史不符。
歷史劇總是免不了“戲說歷史”的成分,這是歷史劇之所以為歷史劇的“本體論依據(jù)”。無論多么嚴肅的歷史題材,一入戲劇總是要納入文藝的軌道,總是難以避免“戲說歷史”的痕跡!度龂萘x》之與《三國志》是“戲說歷史”,《西游記》之與唐玄奘西域取經(jīng)也是“戲說歷史”,但人們對于《三國演義》和《西游記》表現(xiàn)了非凡的寬容與大度,無非是“從古原則”在作怪罷了——古人是不會有錯的,仿佛只有古人才有“戲說歷史”的特權。對于今日之“戲說歷史”則大不以為然,也是習慣勢力使然!稇蛘f乾隆》在電視臺放得最起勁時,也是《三國演義》大紅大紫之時,北京地區(qū)的觀眾基本上是一半對一半,無非說明有人喜歡這種“戲說歷史”(即“游戲”的“戲”),有人喜歡那種“戲說歷史”(即“戲劇”的“戲”)罷了。
但不論青紅皂白地反對“戲說”的人畢竟還有不少。據(jù)說,歷史題材的電視劇現(xiàn)在受到的最大威脅是“戲說歷史”!稇蛘f乾隆》為始作俑者,《宰相劉羅鍋》則走向了極致,《秦頌》則有氣死歷史學家的“罪惡企圖”。其實一看這些劇目馬上就會明白,“戲說歷史”自有其禁區(qū)存在,只是拿王侯將相開涮,大有“大打死老虎”和“狠燙死豬頭”的威風,絕不敢隨意拿近人物開刀,描寫林則徐的電視劇就遇上了方面的麻煩。但不管怎樣的任意杜撰、歪曲歷史,不論精英人物如何竭力反對,這些都是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都有相當好的收視率。
這至少說明兩個:第一,在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中,在“戲說歷史”的問題上,升斗小民與精英階層存在著差異、矛盾、齟齬。反對“戲說歷史”之人所持的歷史觀是精英歷史觀、一元論歷史觀,它是知識分子的產(chǎn)物;贊成“戲說歷史”之人所持的則是民間歷史觀和多元歷史觀,它是民間傳統(tǒng)的延續(xù)。“戲說歷史”的沖動本身表明了民間勢力的存在,“戲說歷(未完,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