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時”“位”觀與中華人格
畢業(yè)論文網(wǎng) 2009/7/12
(接上頁)的。其實不然,儒家除了強調(diào)上面所說的責任感和擔當意識之外,的確是非常強調(diào)君子應(yīng)具有獨立精神。比如孔子就提倡“和而不同”,孟子也提倡“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種擔當意識和獨立精神是作為儒家思想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促使他們關(guān)心世事,積極進;而依“仁”之“道”而處“時”當“位”,則是一種靈活性,是其獨立精神和主體意識得以實現(xiàn)的保障。“時”與“位”是要隨具體情況發(fā)生改變的,但作為內(nèi)在精神的“仁”之“道”是不變的。對“時”與“位”的強調(diào)就是對靈活性的強調(diào)。這也正是《周易》中“易”與“時”“位”之間關(guān)系的準確反映。正因為有了這種靈活性與原則性的統(tǒng)一,儒家所看重的“君子人格”才會成為中華民族所共有的人格精神的主流。
再來看道家,道家在許多人的眼中只講天道而少及人倫,似乎是不近人事的。其實不然,道家以“”釋“道”,在更高的層次上提出了他們的“時”“位”觀念和人格理想。
在道家學(xué)說的開創(chuàng)者老子那里,“道”是最高的范疇。“道”法之于“自然”,其特質(zhì)即是“無為而無不為”。雖然老子較少講“時”與“位”,但老子講的“自然”即代表了其“時”“位”的觀念!白匀弧本褪鞘挛锉緛碜栽诘臉幼,即是“自然而然”之意。老子強調(diào):無論是處理人與外在于人的自然界和,還是處理人與人自身的關(guān)系時,都要象“天”化生萬物一樣“自然而然”、“無為而無不為”。無論是外在于人的世界,還是人本身,都是“道”創(chuàng)生的。老子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第四十二章》),只有把握了“道”,才能從更本上把握自然社會運行的,也才能從更本上處理好人同內(nèi)外世界的關(guān)系。在老子看來,人與外在自然在“道”面前是沒有分別的,人對外在世界不是無能為力的,如果懂得了“道”,物與我都是“道”的產(chǎn)物,兩者之間就沒有分別。所以,只要人能夠順應(yīng)自然之“道”,那么,人也就把握住了外部世界的本質(zhì),這樣一來,就可以“無為而無不為”,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
在道家的另一個重要開創(chuàng)者莊子那里,“時”“位”觀念主要體現(xiàn)在“安時處順”上。這里的“安時”顧名思義即是教人們不擇時而安,不擇地而安,不擇事而安。莊子打比方說:“今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且必為鏌铘!笠北匾詾椴幌橹稹=褚环溉酥,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為不詳之人!保ā肚f子•大宗師》)!安幌橹稹辈荒馨灿谔烀,,“不詳之人”不能安于性命,這都不是“安時”或安于自然的表現(xiàn)。“安時”就是強調(diào)無論遇到什么情況,處于什么境地,都能泰然處之,保持內(nèi)心的平和。莊子又講“處順”,“順”即是順從、順隨,“處順”即是與世偕行而不相抵觸。相對而言,“安時”側(cè)重于解決人同人之外的自然、社會之間的關(guān)系,“處順”則側(cè)重于解決人同他人以及人自身的關(guān)系。莊子的這種思想,是他的“安之若命”思想的必然結(jié)果。莊子和老子一樣都很看重“命”。所謂:“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謂之命;……”(《莊子•外篇•天地》)。這里的“一”即是“道”,“道”之中已然蘊涵的規(guī)定性即是“命”。在老、莊那里,“命”對于具體事物而言是先驗的,它是具體事物產(chǎn)生的必然條件,所謂“命有所成,而行有所適”(《莊子•至樂》)。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命”的先驗存在,莊子才要求“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這也就是要求人們看到外在世界與人本身自在自為的那種規(guī)定性,行事處世都要以這種內(nèi)在規(guī)定性為前提,而不能超出甚至僭越。所以,莊子上面提出的“安時處順”實際上是安“道”之“時”,處“道”之順。相對于儒家而言,這種“時”“位”觀更看重宇宙規(guī)律的客觀性,更強調(diào)人對這種客觀規(guī)律性的絕對遵守,在老莊看來,孔子等人強調(diào)“仁、義、禮、智、信”,無一例外地都是“有為之為”,是與作為宇宙根本規(guī)律的“道”相違背的,所以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老子•第十八章》),莊子更說:“自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義”。道家是不同意基于“仁”之上來理解“道”的,他們從“自然之道”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自己所推崇的人格觀念,即“圣人人格”
在道家的老子和莊子那里,只有把握了自然之“道”才能稱為圣人,也只有圣人才能從對“道”得體悟出發(fā),行無為之為,處無為之事。老子有言:“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保ā独献印返谒氖哒拢趦(nèi)在修養(yǎng)上,老子強調(diào):“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保ā独献印返诙拢,這里的“一”即是“道”,而“自見”、“自是”、“自伐”、“自矜”都不是順從“道”的“自然而然”的作為,故而圣人要排除這些一己之見、一得之私。老子教人們在對(未完,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