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沁的功利主義視域下《海狼》中人與動物的關系
陸宜蘭 2023/12/31 21:33:07
(接上頁)毫無意義。為了生活而工作,但是得不到報酬,還不如死掉。最快樂的人生活得也最充實。 ”在苦樂原理的驅(qū)動下,拉森選擇了手足殘殺,對于快樂的追逐也使他體內(nèi)原始的魔性躁動了起來,他完全變成了一頭狼,帶領著獵手拿著復槍對馬其頓號進行攻擊,虜獲并擊敗了大多數(shù)舢板,使其老弟的大部分船員成為魔鬼號的獵豹者,拉森的獵豹計劃得以持續(xù)。這看似是海狼與其胞弟的斗爭,實則是一頭豹子和獅子的搏斗,而海豹只是它們之間的犧牲品。弱小者的苦樂感隱身了,只剩下兩頭野獸間無盡的欲望之爭!昂@蔷褪呛@,奴役并折磨著他的船員,他就像賽斯一樣,把人變成野獸,而這些人就像他的豬一樣,匍匐在他的面前,遭受著虐待。 ”海狼對于其他動物的個體痛苦視而不見,在他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的利益,對待同胞,他殘忍無度,對待海豹,他更是視為草芥。他沒有意識到人和動物都具有感受快樂和痛苦的能力,也因此在本質(zhì)上都具有屬于不同個體和群體的利益,海狼明白獲得快樂是其工作的終極目的,工作是為了獲得報酬,享用金錢來滿足個人的欲望,這種無休止的單方面享樂刻在了血淋淋的海豹皮上,回蕩在一聲聲海豹痛苦的呻吟中,而海豹的苦樂覺卻永遠地隱身了,人們忽視了動物的感受,成為了自私的享樂者,這也進一步導致了人與動物關系的惡化,環(huán)境的破壞。
至死,他都在懷疑并蔑視著一切,苦心經(jīng)營的魔鬼號受到了兄弟的報復,擱淺在努力島上,船員們都棄船而去,投奔馬其頓號,只剩下了海狼拉森一人守著殘敗的魔鬼號。當凡·衛(wèi)登發(fā)現(xiàn)孤立無援的海狼時,他仍然感到了恐懼,因為對于常人來說,拉森就是惡魔一樣的存在。凡·衛(wèi)登在見到拉森時的心理活動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現(xiàn)當時的情形和我之前打長著長鬃的雄海豹非常相似。 ”一直以來,海狼在與海豹的斗爭關系中處于高位,是因為他有船員的支持,而如今他只身一人,讓凡·衛(wèi)登——這只被迫害的“雄海豹”明白,此刻他必須戰(zhàn)勝恐懼,先下手為強,主動擊敗獨裁者拉森。凡·衛(wèi)登的崛起,也是海豹的崛起。海狼死到臨頭還認為努力島這個海豹窩是屬于自己的造錢廠,但他的船員已經(jīng)被胞弟收買,廚師托馬斯·慕格里奇砍斷了帆桅索,而最后自己雙目失明,另一股力量代替自然懲罰了海狼,而此時海豹已大規(guī)模向南遷徙,只留一個空空的海豹窩,好不凄涼。杰克·倫敦以其前瞻性的眼光,看到了以人類為中心的價值觀,這也是萬惡之源,最終只會造成人類自身的滅亡 。
在《海狼》中,弱者從崛起到獲得勝利,不是用野蠻戰(zhàn)勝野蠻,而是文明的勝利,是道義的勝利,也是多數(shù)人利益的勝利。同時也警示著人類,無限制地掠奪自然資源,必然會導致自然的崩壞,非人類的自然界不能成為人類的屠宰場,這也是邊沁筆下無聲的個體訴求。
結(jié)語
本文從邊沁的功利主義的角度出發(fā),論證了人欲的貪婪和人類對動物感知的忽視,這要求人類有意識地將欲望控制在生態(tài)系統(tǒng)可以承受的范圍內(nèi),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人是有理性有道德的高等動物,不能為生存競爭把自己降格為獸,肆無忌憚地獵殺海豹、入侵新的海豹棲息地,以犧牲海洋為代價謀求自身的發(fā)展。邊沁給予了我們一種全新的思考角度,人是趨樂避苦的生物,快樂是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這幫助我們進一步解讀人與動物的關系;邊沁呼吁推翻無法實現(xiàn)“最大多數(shù)人的幸!钡恼@也否定了人類強制實施對非人類世界的暴政的行為;邊沁的最大幸福原則要求我們依據(jù)苦樂傾向,來定義客體行為的性質(zhì),群體的最大幸福是個體幸福的簡單疊加,那么人類就不能忽視動物的苦樂覺而剝奪動物獲得幸福的權利。海狼拉森過度地依賴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而忽視了動物的權利,沒有意識到自己一直在通過破壞自然達到自己快樂的最大值;倫理秩序、善惡規(guī)則都是人與動物相處過程中必不可缺的,自然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的資源,人類也應該善待非人類世界中的萬物,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