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險的遷徙:后現(xiàn)代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畢業(yè)論文網(wǎng) 2009/7/14
(接上頁)派戲劇述評》(《世界文學》,1978年第2期)、施咸榮的《薩羅特談"新小說派"》(《外國文藝》,1978年第3期)等所介紹的都是"后現(xiàn)代主義"流派。
4、本文原題為《補充文學--后現(xiàn)代派小說》,原刊于《大西洋月刊》1980年第1期。
5、文章原題為The Prospect of Postmodernism,此時國內(nèi)學者尚未將譯名統(tǒng)一,后現(xiàn)代主義、后現(xiàn)代派、后期現(xiàn)代派并存,譯者選擇了當時較為通行的"后期現(xiàn)代主義"這一譯法。
6、講演文集由唐小兵翻譯,1986年由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后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精校本",樂黛云在本書的"序言"中,將其與1921年羅素的在華講演相類比。
7、弗•杰姆遜:《后現(xiàn)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唐小兵譯,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177-178頁。
8、林舟:《徐坤--在顛覆和嬉戲之中》,《生命的擺渡》,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265頁。
9、陸天明:《在中國社會變革中"到場"》,《文匯報》,2001年2月17日。
10、王寧指出"后新時期并不是一個政治概念,而是一個專用于中國當代文學分期的文化概念,因此它的使用不必受制于意識形態(tài)和權(quán)威話語,而主要受制于特定時期的文化氛圍和文學自身的運作。"王寧:《"后新時期":一種理論描述》,《花城》,1995年第3期。
11、王寧:《"后新時期":一種理論描述》,《花城》,1995年第3期。需要說明的是,張頤武對后新時期的闡釋略有不同,他把實驗文學劃入王寧的"盛新時期",另外又追加了兩點:"后新時期"的"文學開始重新尊重法則和倫理,不僅尊重敘事的法則,也尊重現(xiàn)實的法則";""后新時期"文學具有著某種第三世界后現(xiàn)代性的"多元混雜"的特點。"參見張頤武:《后新時期文學:新的文化空間》,《文藝爭鳴》,1992年第6期;而趙毅衡則認為"后新時期""從1985年新潮小說發(fā)端時就開始出現(xiàn),而在1987年先鋒小說形成時成形。"參見趙毅衡:《二種當代文學》,《文藝爭鳴》,1992年第6期。我們在本文中采用了王寧的分期理論,特此說明。
12、《文藝爭鳴》,1987年第6期。
13、《小說評論》,1989年第2期。
14、《人民文學》,1989年第6期。
15、持激烈否定態(tài)度的是孫津,參見他發(fā)表于1992年第5期《讀書》雜志上的《后什么現(xiàn)代,而且主義》及同年第5期《文藝爭鳴》上的《膽大吃膽?》。
16、王岳川:《90年代中國的"后現(xiàn)代主義批評"》,《作家》,1995年第8期。
17、徐賁:《從"后新時期"概念談文學討論的歷史意識》,《文學評論》,1996年第5期。
18、李銳:《曠日持久的煎熬》,《誰的人類》,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312-313頁。
19、趙毅衡:《"后學"與中國新保守主義》,《禮教下延之后》,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123頁。作者在此文中注明這些"后……"散見于陳曉明和張頤武的文章中。
20、參見:歐陽江河 陳超 唐曉渡:《對話:中國式的"后現(xiàn)代"理論及其他》,《山花》,1995年第5期。郜元寶:《珍惜命名的權(quán)利》,《在語言的地圖上》,文匯出版社,1999年版,89-90頁,與此相對應的是趨"新"運動:新寫實、新狀態(tài)、新都市、新鄉(xiāng)土、新市民、新生代、新美學-歷史批評、新潮小說、新寫實、新歷史、新體驗、新情感,除了表現(xiàn)形式不一以外,其命名的動機和手段與"后…"并無二致。
21、王岳川:《海外漢學家看后現(xiàn)代主義》,文池主編:《在北大聽講座(第三輯)--思想的魅力》,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14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