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文化的互補性
畢業(yè)論文網(wǎng) 2009/7/14
(接上頁):"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偏與之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所不及者死,似仁;其流行庳下,倨句皆循其理,似義;其赴百仞之溪不疑,似勇;淺者流行,深淵不測,似智;弱約危通,似察;受惡不讓,似貞;苞裹不清以入,鮮潔以出,似善化;必出,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厲;折必以東西,似意,是以見大川必觀焉。’" 老子對水的看法十分獨特,"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蛭ú粻,故無尤。"( 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功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乐谔煜,猶川谷之于江海。"(三十二章)"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云洳粻,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六十六章)可見,孔子和老子都相當(dāng)重視水處柔處下處平而似道的本性,只是孔子論水更具有比德和積極進(jìn)取的意義,而老子論水則道重視處下不爭而利萬物的特性。在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文化是"水的文化",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看到老子對孔子思想的某種--《論語》中的老子身影,是無可避諱的!墩撜Z》中有起碼六處,可以看出孔子或許受到老子的影響:
《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 "老彭"大體上說指老子和彭祖,當(dāng)不會大錯,盡管有人堅持僅僅指彭祖,但細(xì)察其說于語義未周。
《憲問》"或曰’以德報怨’如何?子曰’何以報德?以直抱怨,以德報德!"《老子》六十三章中有"報怨以德"的說法可證。
《衛(wèi)靈公》:"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公已正南面而已矣。"《老子》一書的總綱就是"無為"思想。
《陽貨》:"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以哉。"認(rèn)為老子的"無為"思想實行起來很艱難。
《八佾》"君子無所爭",《衛(wèi)靈公》"君子矜而不爭"的說法,不難在《老子》"夫唯不爭,故無尤"(八章),和"夫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二十二章)中,找到相通相似之處。
《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同樣可以耳熟能詳?shù)卦凇独献印?quot;常使民無知無欲"中獲得學(xué)理回響。
以上的具體性差異和聯(lián)系,存在著進(jìn)一步考察儒道兩家在中國思想史上的精神互通性和互補性的必要。我認(rèn)為,道家是以"道"為最高范疇的哲學(xué)本體論,而儒家則是以"仁"為最高理想的生命哲學(xué)論。正是在這一關(guān)鍵性范式上,顯現(xiàn)出思想延伸的不同軌跡,以及關(guān)注問題的不同著眼點。
二 儒道關(guān)于仁義圣人的論述
我不能同意那種所謂儒家和道家充滿根本沖突的說法,甚至認(rèn)為老子絕對反儒家的基本立場,必然也反儒家的概念和思想,這種非此即彼的二元論思想很多。其實《老子》一書,圣人、君子、仁義等概念出現(xiàn)頻率很高,計:圣人32次,君子2次,仁8次,義5次。 尤其是參照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和郭店楚簡《老子》,更有諸多證明,說明老子的道家思想與儒家思想有某種程度上的融攝溝通。
老子不僅論"天道",也論"人道",尤其是"人道"的最高代表--"圣人"。請看下引:
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二章)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三章)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五章)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七章)
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十二章)
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二十二章)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二十七章)
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二十八章)
圣人無為,故無。粺o執(zhí),故無失。(二十九章)
是以圣人去甚,去泰。(二十九章)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四十七章)
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四十九章)
圣人在天下,(未完,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