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資料大全之光纖分類
(作者未知) 2009/7/30
(接上頁)氫分子會擴散到光纖的玻璃材料中,使光纖的損耗變大。因此海底光纜既要防止內部產(chǎn)生氫氣,同時還要防止氫氣從外部滲入光纜。為此,在90年代初期,研制開發(fā)出一種涂碳或涂鈦層的光纖,能阻止氫的滲透和防止化學腐蝕。光纖接頭也要求是高強度的,要求接續(xù)保持原有光纖的強度和原有光纖的表面不受損傷。
按照上述要求和特點,海底光纜的基本結構是將經(jīng)過一次或兩次涂層處理后的光纖螺旋地繞包在中心加強構件(用鋼絲制成)的周圍。光纖設在螺旋形的U形槽塑料骨架中,槽內填滿油膏或彈性塑料體形成纖芯。纖芯周圍用高強度的鋼絲繞包,在繞包過程中要把所有縫隙都用防水材料填滿,再在鋼絲周圍繞包一層銅帶并焊接搭縫,使鋼絲和銅管形成一個抗壓和抗拉的聯(lián)合體,這個銅管還是傳送遠供電流的導體。在鋼絲和銅管的外面還要再加一層聚乙烯護套。這樣嚴密多層的結構是為了保護光纖、防止斷裂以及防止海水的侵入,同時也是為了在敷設和回收修理時可以承受巨大的張力和壓力。
即使是如此嚴密的防護,在80年代末還是發(fā)現(xiàn)過深海光纜的聚乙烯絕緣體被鯊魚咬壞造成供電故障的實例。海纜系統(tǒng)的遠程供電十分重要,海底電纜沿線的中繼器,要靠登陸局遠程供電工作。海底光纜用的數(shù)字中繼器功能多,比海底電纜的模擬中繼器的用電量要大好幾倍,供電要求有很高的可靠性,不能中斷。因此在有鯊魚出沒的地區(qū),在海底光纜的外面還要加上鋼帶繞包兩層和再加一層聚乙烯外護套。
進入90年代,海底光纜已經(jīng)和衛(wèi)星通信成為當代洲際通信的主要手段。我國自1989年開始到1998年底已經(jīng)先后參與了18條國際海底光纜的建設與投資。其中第一個在中國登陸的國際海底光纜系統(tǒng)是1993年12月建成的中國——小日本(C-J)海底光纜系統(tǒng)。1996年2月中韓海底光纜建成開通,分別在我國青島和韓國泰安登陸,全長549公里;1997年11月,我國參與建設的全球海底光纜系統(tǒng)(FLAG)建成并投入運營,這是第一條在我國登陸的洲際光纜系統(tǒng),分別在英國、埃及、印度、泰國、日本等12個國家和地區(qū)登陸,全長27000多公里,其中中國段為622公里;由中國電信和新加坡等地的電信公司共同發(fā)起的亞歐海底光纜系統(tǒng),延伸段正在建設,該系統(tǒng)連接亞洲、歐洲和大洋洲,在33個國家和地區(qū)登陸,全長達380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光纜,采用先進的8波長波分復用技術,主干路由的設計容量高達40Gb/s,將在我國上海、汕頭兩地登陸,預計1999年底建成開通。
海底光纜承擔的洲際通信業(yè)務量逐年上升,已經(jīng)超過了衛(wèi)星通信的業(yè)務量,成為現(xiàn)代洲際通信的主力。
最細的光纖
英國巴斯大學的物理學家們研究出世界上最細的用于通訊的光纜。每根光纜長為10公里,每個結僅有0.00000001毫米粗。
塑料光纖
很早以前人們就考慮過用塑料來制造光纖,但是由于塑料光纖的衰減太大、帶寬太窄而沒有考慮用于通信。近年來,通過日本、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的研究開發(fā),降低了塑料光纖的衰減、增大了帶寬,使它用于短距離的接入網(wǎng)成為可能。
塑料光纖最主要的優(yōu)點是成本低、易于加工、重量輕、可撓性好、芯徑和數(shù)值孔徑都比較大,耦合效率較高,對施工和維護都比較方便。目前,塑料光纖大都用在短波長,GI結構。據(jù)報道,日本和美國研制出的塑料光纖在100m上可以達到吉比特級。目前其市場正逐步上升,年增長率約為20%,這很值得注意。
神鷹之目――導彈制導
用光纖制導導彈有些人可能迷惑不解。光纖細如蛛絲,高速飛行的導彈會不會拉斷光纖呢?這的確是光纖制導中的一個關鍵問題。一般市場上出售的光纖的抗拉強度,遠不能滿足光纖制導的要求。而光纖制導用的光纖,是經(jīng)過特殊加工的。這種光纖的外徑只有300微米左右,可承受巨大的拉力,足以滿足光纖制導的要求。
光纖制導就如同放風箏一樣,制導導彈可從車輛和直升飛機上發(fā)射。操縱人員通過屏幕顯示器觀察導彈尋的器傳來的信號,有如隨同導彈一起飛向目標,當然其命中精度要高得多。導彈向前飛行時,從彈體內拉出一根細光纖。操縱手通過這根光纖向導彈發(fā)出控制指令。導彈就如同長“眼睛”一樣盯住目標,直到擊中為止。那么,光纖制導的導彈為什么能跟蹤目標呢?原來這種導彈除了裝有發(fā)動機、戰(zhàn)斗部分和控制系統(tǒng)外,還在導彈頭部安裝“成像式尋的器”,如電視攝像機、紅外線成像傳感器等。它們起到眼睛的作用。實際上,導彈并不是瞄準目標發(fā)射,而是垂直發(fā)射的。當導彈飛到一定高度,尋的器“看”到地面情況,先將地物反射的光變換成電信號,再把電信號轉變成一定波長的光信號,通過光纖下行傳回發(fā)射裝置,并在顯示器上顯示出圖像來。操縱手根據(jù)顯示的圖像選擇目標,發(fā)出指令并通過光纖上傳送給導彈,將導彈導引到目標上。
這根纖細的光纖在導彈和發(fā)射裝置之間,起著雙向(未完,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