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
(作者未知) 2006/9/6
教育素養(yǎng)是由什么構成的呢?這首先是指教師對自己所教的學科要有深刻的知識.我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教師在學校里教的是科學基礎學科,他應當能夠分辨清楚這門科學上的最復雜的問題,能夠分辨那些處于科學思想的前沿的問題.如果你教的是物理,那么你就應當對基本粒子有所了解,懂得一點場論,能夠哪怕是粗略地設想出將來的能源發(fā)展的前景.教生物的教師則需要懂得遺傳學發(fā)展的歷史和現(xiàn)狀,熟悉生命起源的各種理論,知道細胞內部發(fā)生的生化過程.教育素養(yǎng)就是由此開始并在此建立起來的.可能會有人反駁說:為什么教師要懂得那些課堂上并不學習的東西以及那些跟中學所學的教材沒有直接聯(lián)系的東西呢?這是因為:關于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于教師來說,應當只是他的知識視野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
教育能手,他們的教育素養(yǎng)從備課就能看得出來.他們是按照教學大綱而不是按照教科書來備課的.他們仔細地思索過教學大綱以后,就把教科書里有關的章節(jié)讀一遍.他們這樣做是為了把自己置身于學生的地位,用學生的眼光來看教材.真正的教育能手知道的東西.要比學校里學習的東西多得多,因此他不需要在課時計劃里把要講的新教材都寫出來.他的課時計劃里并不寫敘述的內容,而只寫一些為了指導學生的腦力勞動所必要的關于課堂教育過程的細節(jié)的簡短的紀事.教育能手對于課堂上所學的自己那門科學的起碼知識了解得如此透徹,以致在課堂上,在學習教材的過程中,牌他的注意中心的,并不是所學的東西的內容本身,而是學生,是學生的腦力勞動,是學生的思維以及學生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
如果教師不得不使足自己的全部力氣去回想教材內容,他的講述缺乏感情,那么學生就不會感興趣,而在沒有興趣的地方也就沒有不隨意識記.這是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的一個非常微妙而又非常重要的特征:教師越是能夠運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講述就越是情感鮮明,學生聽課以后需要花在摳教科書上的時間就越少.真正的教育能手必有真正豐富的情感.那種對教材的知識很膚淺的教師,往往在課堂上造成一種虛張的聲勢,人為地夸夸其談,企圖借此來加強對學生意識的影響,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卻是可悲的:虛張聲勢會使人空話連篇,愛說漂亮詞句,所有這些都會腐化學生的靈魂,使他們內心空虛.
那么怎樣才能使每一位教師不僅懂得一點教學的常識,而且深知本門學科的淵源呢?
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于此.要把讀書當做第一精神需要,當做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
還要有扎實的心理學基礎。有些教師覺得心理學是一門枯燥的科學,在學校里得不到實際的應用。其實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在經常地、用心地寫著學生的“教育鑒定”,而這種“教育鑒定”所依據(jù)的基礎就是心理學的分析、觀察和研究。
教育素養(yǎng)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問題。教師的語言混亂會使學生聽課聽得很疲勞。要用鮮明形象的語言,才能讓學生聽得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