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菲斯與中國早期電影
(作者未知) 2010/5/26
(接上頁)最小》,第53 號(1923 年6 月13 日)。
(25 )《電影雜志》第1 卷第1 — 9 號(1924 年5 月— 1925 年1 月)。
(26 )李濤《聽田漢君演講后》,中國電影資料館編《中國無聲電影》,第498 —
499 頁。
(27)[美]米蓮姆·布拉圖·漢森《墮落女性,冉升明星,新的視野:試論作為白
話現(xiàn)代主義的上海無聲電影》,包衛(wèi)紅譯,《當(dāng)代電影》2004 年第1 期,第44 — 51 頁。
另參見張英進《閱讀早期電影理論:集體感官機制與白話現(xiàn)代主義》,《當(dāng)代電影》2005
年第1 期,第29 — 34 頁。
(28)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f the Origin and Spr ead
of Nationalism. Rev. ed. New York Verso, 1991.
(29 )楊次咸《觀〈重見光明〉感言》,《申報》1923 年7 月5 日,第18 版。
(30 )志中《觀映〈重見光明〉后之憶述》,《申報》1923 年7 月3 日,第17 版。
(31 )《觀卡爾登之〈殘花淚〉記》,《申報》1923 年2 月21 日,第21 版。
(32 )三三《與乃神談葛禮菲士之七片》談到《殘花淚》:“此片于去冬映于卡爾
登,不數(shù)日即被工部局禁演,嗣至香港,亦為港政府干涉,未得開演!薄峨娪半s志》
第1 卷第1 號(1924 年5 月),第4 頁。見《中國早期電影畫刊》(一),第3 2 0 頁。
(33) Gina Marchetti, “Romance and the Yellow Peril” Race, Sex, and Discur sive
Strategies in Hollywood Fiction (Berkeley Univers ity of California Pres s,1993), p.10.
(34 )愷之《電影雜談》(二),《申報》1923 年5 月19 日,第18 版。
(35 )參見李道新《中國電影的史學(xué)建構(gòu)》,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 年版,第
379 — 390 頁。書中對于格里菲斯情節(jié)劇與中國早期愛情片的悲情敘事作了專章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