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精神、對話性敘事與現(xiàn)實質感——讀解《瘋狂的石頭》
(作者未知) 2010/5/26
(接上頁)的喜劇效果遠沒有那三個小偷多,影片主要靠演員自己的設計和他的表演技法的*力來營造笑料。最后讓那個貪心的房地產商人在互相刺殺中死去也不是喜劇懲罰壞人的辦法。一般的劇作倫理跟生活倫理是一樣的,一個角色如果沒有寫出他的十惡不赦,一般就不能隨便把他給處死。
就這樣,我們還是看到了一部很不錯的喜劇,我們看到一個有喜劇感的導演,雖然這里頭半是聰穎天分半是新手露破綻;半是自由火花半是電影工業(yè)體制規(guī)定的鐐銬中跳舞;半是資本制導天才,半是金錢提供舞臺。我們看見了一部搶奪寶石的電影,在藝術行里,喜劇感就是寶石,就是罕見而又值錢的寶石。
《瘋狂的石頭》是一部小電影,是小制作費電影,而不是針對領導、專家的的小眾電影。它是一部合適在電影院里大家一起看,互相感染著、應和著一起笑的電影。我們評價一個藝術品,不是看制作費,也不是看有無大明星,而是看里頭有沒有一種叫做藝術直覺的東西,看里頭有沒有發(fā)揮藝術天分的創(chuàng)造,我看到的這塊石頭上有這些。我認為這部影片在文化上有些異質的內容,有些我們文化品質上的生長點和藝術形態(tài)、藝術觀念上的創(chuàng)新點,我希望看到這塊石頭繼續(xù)滾動。
【注釋】
1 據報道,至2006年7月30日它的統(tǒng)計票房接近1700萬。見2006年8月2日《新京報》C04版《上映檔期持續(xù)一個月 石頭滾到1700萬》。
2 巴赫金《拉伯雷和他的世界》轉引自《米哈依爾·巴赫金》399頁,[美]卡特琳娜·克拉克,邁克爾·霍奎斯特著,語冰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3 筆者認為,克萊夫·貝爾在《藝術》中論述的這一概念如果翻譯成“有意味的形式”,認為它“必須代表著特定的社會理想、思想情趣,使人看了似乎是用信號向人傳達某種社會內容”(第3頁中譯者前言)是遠離或者恰恰背離了克萊夫·貝爾的原意。significant form準確的翻譯應該是:“有趣味的形式”,貝爾的原意是指某種純形式的、與社會聯(lián)想和物體的再現(xiàn)物象無關的線條、色彩和作品的形式構成。參見《藝術》中譯本,克萊夫·貝爾著,周金環(huán)、馬種元譯,滕守堯校 中國文藝聯(lián)合出版公司1984年。
4 關于“唯漂亮主義”與“唯美主義”的區(qū)別,可參閱拙著《張藝謀與“唯漂亮主義”》,載《新聞周刊》2004年9月13日(總第196期)以及《唯漂亮主義——關于國家新形象的塑造》,《電影欣賞》2004,年秋季號No.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