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孟子和荀子人勝論酌比較
(作者未知) 2010/5/31
[論文關鍵詞]性善 性惡 自然屬性 道德屬性
[論文摘要】孟子的“性善論”和茍子的“性惡論”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影響最大的兩種人,陛論。他們二者一個立足于人的道德屬性,主張道德修養(yǎng)是對人先天具有的內在的道德意識的開發(fā),強調了道德修養(yǎng)的可能性和主動性;一個則立足于人的自然屬性,主張道德修養(yǎng)是通過主體的學習達到對外在的禮法制度的遵從,強調了道德修養(yǎng)的必要性和被動性。兩種理論形態(tài)看似對立,實則互補。
人性的善惡是中外思想史上爭論不休的問題,也是倫理學研究的基礎。幾乎每一位重要的倫理學家都對人性問題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對人性善惡的不同回答建構了不同的學說體系。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影響最深的人性論當屬孟子的“性善論”和茍子的“性惡論”,后世學者對于人性的看法深受其影響。孟子所提出的“性善論”和茍子所倡導的“性惡論”在理論形態(tài)上看似對立,在邏輯意蘊上實則互補。孟茍人性論的爭議與其說是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的問題,不如說是人性概念的內涵問題。
一、孟子“性善論”與荀子“性惡論”的起點不同,即他們對人“性”的理解和界定不同
孟子主要從人的類本性即人的道德屬性人手來理解人性,認為人性是“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吃喝性色這些生理本能固然是人生而具有的并且也是維持人的生存所必需的,但是卻是人和動物共同具有的,不是人的本質,所以不能以此來定義人性。孟子認為,如果把這些生物本能理解為人性的話,那么豈不是“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與?”所以,人性是人之所以區(qū)別于動物的內在依據(jù),即人具有道德意識和道德素質,具體地說就是“惻隱”、“善惡”、“辭讓”、“是非”之心!盁o惻隱之心,非人也;無善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薄皭烹[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薄酥兴亩艘玻q其有四體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边@就是說仁義禮智四端是人生而具有,就好像人生而具有四肢一樣,并且是內在于人的,即人先驗的具有“善端”、“良心”,而人性正是指這種人區(qū)別于動物并且為人所特有的道德屬性,所以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泵献拥摹靶陨普摗苯沂玖嗽谌说南忍旆A賦中含有道德屬性的胚芽和種子,具有從善的可能性,但是這并不是說每個人都必然地表現(xiàn)為善,個人還需要一定的修為才能保持善性,這就為他的道德修養(yǎng)論的提出作了鋪墊。
與孟子不同,茍子主要從生理上的自然屬性和生理欲望來理解人性。茍子認為天賦之性善是不存在的,人的天然之性中不包含道德之善,他批判孟子不察乎性偽之分,即不能區(qū)分人的自然屬性的天然性和人的道德之善的人為性!靶浴笔侵溉说淖匀槐灸,如“饑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目好色”“、耳好聲”、“心好利”、“骨體肌膚好愉佚”…等等。這些都是人與生俱來的,無需后天的學習和熏陶。他說:“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逼堊訃栏駞^(qū)分了先天之“性”與人為之“偽”,他認為孟子的“性善論”混淆了“性”“偽”的區(qū)別,善不同于好利疾惡、耳目之欲等本能,它不是人的自然本性中就包含的因素,而是人為的,是人后天對于禮法制度的學習和遵從的結果,所以不能認為人性善!叭酥詯海渖普邆我病。
既然茍子把人生而具有的自然屬性和生理欲望規(guī)定為性,那么為什么會得出性惡的結論呢?因為人與生俱有的好利、疾惡、聲色之好等自然屬性或生理欲望,包含著產生爭奪、殘賊、淫亂等不好的社會后果的可能性,他說:“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處于爭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边@就是說,如果任由人的這些自然屬性和生理欲望發(fā)展而無所規(guī)范節(jié)制的話,將會帶來爭奪和紛爭,引起惡的結果。所以確切地說,性惡的“惡”不是社會倫理道德意義上的惡,而是指人的先天素質的質樸與粗糙。如果不通過后天的學習和禮法制度的約束對人的質樸粗糙的先天本性進行改造和規(guī)范,順著人的自然之性發(fā)展的話就會帶來不好的結果。所以,性惡不具有道德判斷的意味,而是對人的自然屬性的發(fā)展結果的描述。
概而言之,盂子、茍子都肯定人具有自然屬性和道德屬性,但又通過以何種屬性為人性的解釋闡明了性善和性惡。孟茍人性論的基本差異就在于對人性的規(guī)定不同,借用康有為的概括就是:“茍子言性以魄言之,孟子言性以魂言之”。孟子主要從人的道德屬性和天賦的道德素質出發(fā)定義人“性”,而荀子則從人的自然本能和感官生理欲求出發(fā)來理解人“性”,孟子和茍子(未完,下一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