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瘤向顱外侵及的MRI與臨床特征研究
(作者未知) 2010/6/13
【摘要】 目的 研究腦膜瘤向顱外侵及的MRI與臨床特征,探討腫瘤的生長特性。方法 收集1995~2009年間我院與外院經手術和病理證實的腦膜瘤顱外侵及30例,并隨機抽取相應部位、資料齊全的良性腦膜瘤30例作為對照(良性腦膜瘤為1993年WHO所界定),對其臨床資料和影像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觀察指標包括腦膜尾征長度、腫瘤基底寬度、腫瘤形態(tài)、瘤腦界面、腫瘤大小。結果 本組腦膜瘤均位于大腦凸面,其腦膜尾征長度、腫瘤基底寬度、腫瘤形態(tài)、腫瘤大小與一般良性腦膜瘤相比 (P<0.05)。腦膜瘤顱外侵及的臨床表現(xiàn)亦有一定的特性。結論 腦膜瘤顱外侵及有特定的臨床和MRI表現(xiàn)。充分認識腦膜瘤顱外侵及的臨床與MRI特征,將對其正確診斷與治療起重要作用。
【關鍵詞】 腦膜瘤 顱外侵及 磁共振成像
腦膜瘤較為常見,但腦膜瘤顱外侵及較為少見。臨床有術前診斷不明確而導致誤診誤治甚至術中死亡等嚴重后果的報道。因此,回顧性分析我院及外院1995~2009年14年間發(fā)現(xiàn)的腦膜瘤顱外侵及30例。對其臨床與MRI特征進行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及外院1995~2009年經手術和病理證實的腦膜瘤顱外侵及30例;其中男8例,女22例。同時隨機抽取良性腦膜瘤患者30例;男11例,女19例。
1.2 觀察指標 腫瘤形態(tài):分為類圓形、扁平狀;瘤腦界面:分為界面清楚與界面不清楚;腫瘤強化均勻度:分為均勻強化與不均勻強化;腫瘤大。悍譃槟[瘤最大徑≤3.5cm組和最大徑>3.5cm組;腦膜尾征長度、腫瘤基底部寬度:測量腫瘤最大長度腦膜尾征、基底部寬度、瘤周水腫寬度。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1.5軟件進行分析, 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表現(xiàn) 位于大腦凸面腦膜瘤顱外侵及表現(xiàn)為頭皮進行性增大腫塊,4例(4/30)有嘔吐抽搐及精神障礙。位于大腦凸面良性腦膜瘤18例(18/30)有惡性、嘔吐及精神障礙,相應部位均未見顱外腫塊。兩組比較腦膜瘤顱外侵及的顱高壓癥狀發(fā)生率低于良性腦膜瘤,且前者有顱外局灶癥狀。
2.2 MRI表現(xiàn) 腦膜瘤顱外侵及均顯示顱內、外腫塊,呈類圓形、扁平狀,以扁平狀為多;平掃為等、低信號;增強掃描呈均勻、不均勻強化,均見長的腦膜尾征。對照組良性腦膜瘤MRI表現(xiàn)見腫瘤均勻強化,呈類圓形,腦膜尾征較短或無。
2.3 觀察指標統(tǒng)計分析結果 將觀察指標進一步量化,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3 討論
腦膜瘤是常見病,但有關腦膜瘤顱外侵及的文獻報道較少,目前,其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據(jù)文獻報道,腦膜瘤引起的顱骨增生、破壞常伴隨新生血管的形成、擴展,由此可引起顱骨血管構筑發(fā)生變化,且血管數(shù)目增加。正常情況下頭皮血管可部分或全部通過顱蓋骨與顱內血管相連。因此,腫瘤血管與頭皮血管相連數(shù)量增加,將進一步增加位于顱骨側的腫瘤血供。因此,瘤細胞分裂加快并可能沿著血管周圍間隙延伸至顱外,形成顱外腫塊。
腦膜瘤顱外侵及 MRI特征: (1)腦膜尾征:對于腦膜瘤的腦膜尾征,其產生機制觀點不一,Ahmadi認為是腫瘤浸潤所致。Tokumero認為是由于硬腦膜反應所引起,并非腫瘤浸潤。本組腦膜瘤顱外侵及均有腦膜尾征且平均長度大于良性腦膜瘤,組織學檢查表明增厚的腦膜是由于腫瘤細胞浸潤所致,這可能與腦膜瘤的侵襲性有關。(2)腫瘤形態(tài)和腫瘤基底寬度:本研究組腦膜瘤顱外侵及以扁平型多見,腫瘤基底寬度大于良性腦膜瘤?赡芘c此種腦膜瘤沿腦膜和顱骨浸潤性生長有關。 (3)腫瘤大。焊鶕(jù)文獻報道,腦膜瘤的活性度,腫瘤直徑>3.5cm組高于腫瘤直徑<3.5cm組。本研究顯示腦膜瘤顱外侵及之腫瘤的直徑>3.5cm為多,可能是腦膜瘤顱外侵及的生物學活性度大于良性腦膜瘤所致,亦體現(xiàn)了本研究組腦膜瘤顱外侵襲的一種特性。
由于腦膜瘤顱外侵及的MRI表現(xiàn)、生物學特性與良性腦膜瘤不同,臨床表現(xiàn)為頭皮進行腫塊伴或不伴顱高壓和精神障礙,亦與良性腦膜瘤不同,充分認識腦膜瘤顱外侵及的臨床與MRI特征,對其正確診斷、正確治療起重要作用。因此,筆者認為臨床上凡遇局部頭皮腫塊患者,應考慮到腦膜瘤顱外侵及可能,并行MRI檢查。
參 考 文 獻
[1]吳星, 戴學元, 裴永恩. 以頭皮腫塊為主要表現(xiàn)的腦膜瘤[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01,27(5):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