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觀念與儒學的未來發(fā)展
(作者未知) 2010/6/15
(接上頁)德之用,祈天永命”,人要行德以求天降下大命;一句是“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天只降福給有德的人。人行德,目的是求功利。就是說,善原白天或上帝,人則是一種功利性的存在。這是孔子以前的價值觀念。這一觀念在孔子這里發(fā)生了一個根本性的轉(zhuǎn)向。他有幾句很重要的話:“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薄坝心芤蝗沼闷淞度室雍?我未見力不足者!边@幾句話,表現(xiàn)了孔子對人的一種全新的理解。在這里孔子指出,行仁,是人唯一可憑自己的意志決斷和力量,而非借助于外力所能決定的事情。借用今日哲學家的話說,這是人最本己的可能性。而“命”,或人的功利性的結(jié)果,其實現(xiàn),卻受制于種種外在的條件,而不能由人來決定。由此,行仁行義,乃是人的天職。以后,孟子對這一點做了進一步的發(fā)揮,得出了“性善”的結(jié)論。
孟子用“性、命”的關(guān)系來說明這個道理。《孟子·盡心下》:“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聲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于父子也,義之于君臣也,禮之于賓主也,知之于賢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币话阏f來,人的耳目口腹之欲和仁義禮智圣諸德,都是“性”,同時亦是“命”。但為什么君子只把仁義禮智圣稱為“性”,而不稱它為“命”;只把口腹耳目之欲的滿足稱為“命”,而不稱它為性?孟子區(qū)分“性、命”的標準,與孔子是完全一致的。《孟子·盡心上》說:“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仁義禮智圣,是“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求在我者”,即主動權(quán)、選擇權(quán)、決定權(quán)在我。所以稱之為“性”,而不稱之為“命”。而耳目口腹之欲的滿足等功利性要求,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其決定權(quán)不在我,是“求無益于得”,“求在外者”。所以稱之為“命”,而不稱之為“性”。
這和孔子對人的理解是一脈相承的。仁義禮智是人性的本質(zhì)內(nèi)涵,是人區(qū)別于其他存在物的本性。用今天哲學的話語講,仁義禮智是人最本己的可能性。康德講人有自由意志,使人能夠打破自然律的鏈條。舉例來說,你踢狗一腳,它跑了,但給它根骨頭它還會回來。但人不食嗟來之食,一個乞丐為了尊嚴寧肯餓死。《孟子·告子上》說:“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餓了必須吃,這是自然律。狗所遵從的就是自然律。人有能力打破自然律的鏈條,這就是人的自由決斷。這個自由決斷是人唯一可以不靠外在力量而自身具備的,這是人的自由意志的表現(xiàn)。自由意志在康德是理論上的假設,但在儒家是存在性的事實。仁義是人憑自力可求或可欲的東西,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可欲之謂善”。這個“可欲之謂善”當然來源于天,但同時亦內(nèi)在于人,為人性所本有。
“可欲之謂善”講教化的前提和基礎,下面五句講的就是教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內(nèi)和外兩個方面!坝兄T己”,指善的本體的實有諸己。人要返歸本心,發(fā)現(xiàn)良知。但這還不夠,還要有一種保任的工夫。這個保任的工夫,就是通過實踐的活動推動人的內(nèi)在精神和肉體實存的轉(zhuǎn)變,使之達于精純。孟子論性之實現(xiàn),提出“踐形”之說:“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踐形。”“踐形”是由內(nèi)到外,包括情感、氣質(zhì)在內(nèi)的一系列的實存的轉(zhuǎn)化。孟子又講:“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薄按婧跞苏,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薄安t”就是清澈透明,“眊”就是不明,糊里巴涂。內(nèi)在的德性,會表現(xiàn)在形體面貌上,眼睛作為心靈的窗口,其表現(xiàn)尤為清楚明白!佰`”是實現(xiàn)的意思。本體挺立起來,會引起和推動人的情感和肉身實存產(chǎn)生轉(zhuǎn)變,使之不斷地趨于精純。這也就是古人所說學問之道在于“變化氣質(zhì)”。做學問不僅是知識的問題,一定要有工夫。儒家講心性論,它的本體是對應工夫來講的,這與西方哲學以實體對應屬性(或本體對現(xiàn)象)那種認知論的講法完全不同。通過工夫來實現(xiàn)、擁有和顯現(xiàn)本體;本體推動人的存在發(fā)生轉(zhuǎn)化,然后在這轉(zhuǎn)化了的存在上把自身呈現(xiàn)出來,這個過程,就是教化。
人格的完成不僅是一種內(nèi)在性,“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是其外顯的一面!睹献·盡心上》說:“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禮記·中庸》說:“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倍际侵v這個“化”最終要落實為一種移風易俗,德風德草的社會教化。比如,我們看到,汶川大地震發(fā)生以后溫總理馬上到災區(qū),慰問災民,指揮救災,一下把整個國家的人氣都帶動起來了。這就是“唯至誠為能化”,或“充實而有光輝之為大,大而化之之謂圣”。
什(未完,下一頁)
|
|
相關(guān)專業(yè)論文
|
|
推薦專業(yè)論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