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古今交融、交戰(zhàn)下的先秦政治哲學
(作者未知) 2010/6/15
(接上頁)但是,如下所示,在道德心理學的意義上講每個人都有四端,這恐怕在經(jīng)驗上是可疑的說法。
⑨因為有些變態(tài)狂徒可能是天生的而不是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所以我們甚至不能說所有的人都有向善的潛能。
⑩這里采用西方漢學里常采用的對《論語》及其他經(jīng)典的編號。這個系統(tǒng)很容易讓讀者找到對應的原文。
(11)郭齊勇認為孔子有一個對人性的清楚的、確定的、絕對的、普遍的、無條件的觀念(Guo 2007, 27),但筆者不同意這個看法。筆者懷疑這個看法是孟子和宋明儒家的追隨者對孔子的誤讀。
(12)在Bai 2008c中,筆者對孔子的這個表面上的矛盾態(tài)度有詳細的討論。
(13)Sanderovitch 2007討論了另一個孟子有過度理想與過度樂觀的傾向的例子。筆者完全同意Sanderovitch對孟子哲學中有“病毒”(bug)的觀點,但更會強調(diào)是孟子及其追隨者,而不是孔子,相信充分“殺毒”的可能。Bai2008a討論了孟子對親親互隱處理的缺陷。
(14)對于不寫出每一步論證的原因,本文會在下一節(jié)提到。
(15)本文關于對話和哲學問題的觀點受益于筆者最尊敬的兩位老師:Stanley Rosen(在他對柏拉圖對話及其他哲學文獻的處理上)和Burton Dreben(在他對維特根斯坦及其他分析哲學家的處理上)。
(16)筆者對《論語》和其他哲學經(jīng)典所采取的態(tài)度與韓林合的態(tài)度有很多不謀而合的地方,但也存在分歧的地方(韓林合2008)。比如,筆者認為他對待哲學經(jīng)典的“完全性原則”、“系統(tǒng)性原則”、“一致性原則”實際上是對同一個原則(筆者稱作“整體性原則”)的闡發(fā)的自然結果。雖然所用的表達方式不同,但是我們對絕對的、形而上學意義上“照著講”的可能性都有著類似的懷疑,而他在整體對待經(jīng)典時所采取的“創(chuàng)新性原則”與筆者的“接著講”也有相通的地方?墒,出于本文下面要提到的“尊重性”原則(韓林合也表達了與這個原則類似的想法),雖然筆者不排除經(jīng)典的作者存在沒有想清楚的可能性,但是筆者不會輕易歸因于它;雖然筆者承認自己是在接著講,但是不排除接著講的很多內(nèi)容是經(jīng)典作者“先知先覺”的或在當今條件下可知可覺的可能性。最重要的一點是,在2008年6月于北京大學舉辦的“比較哲學方法論”的會議上對其文章進行討論時,韓林合表達了他的“(古代)中國沒有哲學”的觀點。在本文第二節(jié)中,讀者可以看到筆者的看法與他的看法是很不同的。
(17)如果讀者對一個具體案例感興趣的話,那么請參見韓林合2008的第一節(jié)中對《莊子》整體性的懷疑的一個很有意思的批判。
(18)雖然筆者在政治哲學上傾向儒家,但是,為了真正完善儒家思想,我們應該盡可能地同情地闡發(fā)不同流派中對儒家的批判。
(19)Bai 2009有一個對《老子》政治哲學的評判。
(20)在《論語》的2.3,12.19與13.6節(jié)和《大學》的第三章中,孔子討論了理想的或規(guī)范性的案例。在這些案例中,刑罰變得或應該變得不必要。但是,在13.3節(jié)中,他指出法律手段應被禮樂所指導,這就暗含了他并不反對應用法律手段。對他在13.3節(jié)中的不同態(tài)度的一種解釋是認為孔子在這節(jié)中是在講一個現(xiàn)實的案例。也就是說,在這個現(xiàn)實世界中,眾人還沒能夠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自愿地遵循禮樂教化。
(21)白彤東2008b與2008c是筆者沿著這個比較哲學的路向所做的工作。
(22)Bell 2007只著重辯護了儒家在東亞環(huán)境下的優(yōu)越性。
【參考文獻】
[1]白彤東.自由民主需要一個形而上學的基礎嗎?(2005)[J].外國哲學,Vol.18:297~315.
[2]Tongdong Bai. Back to Confucius: A Comment on the Debate on the Confucian Idea of Consanguineous Affection(2008 a) [J].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Vol. 7, No. 1, 2008:27~33.
[3]Tongdong Bai. The Private and the Public in the Republic and in the Analects (2008b, manuscript).
[4]What To Do in an Unjust State——On Confucius’s and Secrates’s Views on Political Obligation (2008c, man(未完,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