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勞動教育
(作者未知) 2010/7/25
摘要: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高尚的心靈是在勞動中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關鍵是要使兒童從小就參加勞動,使勞動成為人的天性和習慣。”但現(xiàn)在看來,由于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家庭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幼兒的勞動意識越來越差。而合理組織幼兒勞動,讓幼兒在勞動中接受教育,成為現(xiàn)在社會教育孩子的必要課程。
關鍵詞:幼兒勞動;實踐體驗
現(xiàn)在多是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享受著長輩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大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很難體會到勞動所帶來的快樂, 也會使孩子養(yǎng)成懶惰的行為方式,對家長們產(chǎn)生依賴的心理,不利于孩子個性的良好發(fā)展。所以,我們要通過合理的勞動,使幼兒學習簡單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熱愛勞動、尊重勞動者和勞動成果的思想品質(zhì),初步養(yǎng)成幼兒良好的勞動習慣。
幼兒的勞動和成人的勞動不同,不是為了得到某種成果而勞動,而是具有游戲性、生活性等特點。為了更好的給幼兒安排合理的符合幼兒特點的勞動,使幼兒在勞動中快樂的成長,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幼兒勞動的特點。
一、幼兒的勞動具有游戲性。
游戲是幼兒最主要的活動,它對于幼兒來說游戲就是他們的生活,幼兒的勞動就是在游戲中來完成的。他們的勞動目的不明確,不在乎勞動的成果,而只是滿足于勞動的過程,或者是自己的動作,或者是自己喜愛的勞動工具。如:小班的幼兒可能重復的開門關門,并不考慮門是否需要開關;喜歡用噴壺澆花,一壺一壺,卻并不考慮不應給花澆過多的水。
二、幼兒的勞動具有生活性。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享受著成人的照顧和疼愛,耳熏目染著爸爸媽媽的勞動,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就開始有了自己勞動的欲望。如吃飯的時候,開始要求自己那筷子;穿衣服的時候,不再要求爸爸媽媽幫忙。幼兒就是在這些以自我服務為中心的勞動中逐漸學會自立,并且得到成長的樂趣。
幼兒的勞動有自己的特點,我們應根據(jù)幼兒勞動的特點因勢利導,重視和開展許多適宜幼兒的勞動,以便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一、幼兒園中的勞動教育。
首先,通過講故事、看圖片、直接參觀等形式,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
我給幼兒講《懶惰的熊》等童話故事、講雷鋒的故事、講列寧參加義務勞動的故事,使幼兒在聽故事的同時,受到愛勞動的教育;給幼兒進行看圖講述 “洗手絹”、“刷牙”、等,使讓幼兒認識勞動的意義;帶領幼兒參觀成人的勞動,如帶領幼兒到伙房參觀炊事員的勞動,讓幼兒明白香噴噴的飯菜是炊事員用辛苦勞動換來的,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勞動,用直觀的方式,身臨其境的感受,使幼兒認識勞動的社會意義。
其次,在幼兒園中為幼兒提供適當?shù)膭趧訖C會,讓幼兒親自體驗,用切身的體會,使幼兒在集體生活中體驗到勞動的意義。
小班的幼兒,由于年齡較小,可以培養(yǎng)他們獨立進餐、睡眠、自己穿衣服鞋襪等以自我服務為中心的勞動;中大班的幼兒,已經(jīng)基本上掌握了自我服務的技能,可以增加他們勞動的難度,如每次吃完飯后自己收拾好碗筷、看完書后自己整理好圖書、玩完玩具后自己整理好玩具等。幼兒每自己獨立做完一件事情后,老師要及時的表揚,這樣,可以讓幼兒感受到勞動的成果而增加他們的自豪感及榮譽感,能逐步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
附件下載:點擊論文吧下載閱讀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