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三煤礦1.8Mt/a新井設計-軟巖巷道圍巖變形機理及控制技術研究
|
資料類別
|
化工建筑畢業(yè)論文(設計) |
|
課程(專業(yè))
|
采礦工程 |
關鍵詞
|
兩翼對角式|中央并列式 |
適用年級
|
大學 |
身份要求
|
普通會員 |
金 幣
|
80 。金幣如何獲得?) |
文件格式
|
word+CAD |
文件大小
|
5711K |
發(fā)布時間
|
2018-03-19 17:47:00 |
預覽文件
|
0941022.png(只能預覽部分內容) |
下載次數
|
1 |
發(fā)布人 |
kj008 |
內容簡介:
潘三煤礦1.8Mt/a新井設計-軟巖巷道圍巖變形機理及控制技術研究,說明書共154頁,79920字,附設計圖紙。
摘要
本設計包括三:一般部分、專題部分和翻譯部分
一般部分為潘集三礦1.8Mt/a新井設計,共分10章:1.礦區(qū)概述及井田地質特征;2.井田境界和儲量;3.礦井工作制度、設計生產能力及服務年限;4.井田開拓;5.準備方式—帶區(qū)巷道布置;6.采煤方法;7.礦井提升;8.井下運輸;9.礦井通風與安全;10.設計礦井基本技術經濟指標。
潘三礦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西北部的淮河北岸,東南距淮南市洞山約34km。地處鳳臺縣城正北,相距縣城15km左右。行政區(qū)劃屬淮南市潘集區(qū)所管轄,井田范圍地跨潘集、蘆集、田集、賀疃四個鄉(xiāng)。潘三礦瀕臨淮河,東起自第九勘探線與潘一礦相毗鄰,西至第十五勘探線和丁集勘探區(qū)相鄰,礦井北部以F1斷層作為與未來的潘四礦之分界線,南部以13-1煤層-900m水平的底板等高線作為深部的井境界,礦井東西走向長約9.3km,南北傾斜寬約6.36km,面積約65.7km2。區(qū)鐵路專用線與阜淮線、淮南線連接,向東南經合肥至蕪湖,可延伸至滬杭、皖贛線,向西約90km經阜陽至京九線各站,公路30km與206國道相接。水運由淮河進入長江,在淮河建有自營碼頭,專門從事煤炭的水運業(yè)務。煤炭主要銷往淮南平圩與洛河電廠及江浙一帶,交通十分便利。礦井最大涌水量為1000m3/h,正常涌水量為700 m3/h;煤質為氣煤;全礦井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為12.69 m3/min,屬高瓦斯礦井;煤層具有一定的自燃發(fā)火危險性,自然傾向性等級為Ⅱ級,煤塵具有一定的爆炸危險性。礦井采用立井三水平上山開拓,前期采用兩翼對角式后期為中央并列式通風方式。一礦一面,采煤方法為長壁綜采一次采全高開采。煤炭運輸采用膠帶輸送機,輔助運輸采用蓄電池電機車牽引礦車。礦井年工作日為330 d,每天凈提升時間16 h。礦井工作制度為“四六”制。 專題部分是一篇關于軟巖巷道圍巖變形機理及控制技術研究的論文, 英文原文題目為:Coal Resources of Mongolia, Data on Mines of Baganuur, Shivee-Ovooand Thermo-Technical Research of Shivee-Ovoo Coal。
關鍵詞:立井;帶區(qū);綜采;兩翼對角式;中央并列式
目錄
1.礦區(qū)概述及井田地質特征 1
1.1礦區(qū)概述 1
1.1.1 礦區(qū)地理位置 1
1.1.2 地形、地貌 1
1.1.3 礦區(qū)氣候條件 2
1.1.4 地震 2
1.1.5 礦區(qū)的水文情況 2
1.2井田地質特征 2
1.2.1 煤系地層 2
1.2.2 水文地質特征 5
1.3煤層特征 7
1.3.1 可采煤層 7
1.3.2 煤層頂、底板 8
1.3.3 煤質 9
1.3.4 瓦斯 10
1.3.5其它有益礦產 11
1.3.6 煤塵及煤的自燃 13
1.3.7 開采技術條件 13
2 井田境界與儲量 14
2.1井田境界 14
2.1.1井田范圍及尺寸 14
2.1.2 開采界限 14
2.2 礦井儲量計算 14
2.2.1資源儲量估算范圍及工業(yè)指標 14
2.2.2 井田地質勘探 14
2.2.3 煤的視密度 14
2.2.4 工業(yè)儲量計算 15
2.2.5 礦井可采儲量 16
2.2.6礦井設計儲量 17
2.2.7工業(yè)廣場煤柱 17
3 礦井工作制度、設計生產能力及服務年限 19
3.1礦井工作制度 19
3.2礦井設計生產能力及服務年限 19
4 井田開拓 21
4.1井田開拓的基本問題 21
4.1.1 井筒形式的確定 21
4.1.2 井筒位置的確定 23
4.1.3 工業(yè)場地的位置 23
4.1.4 開采水平的確定 23
4.1.5 礦井開拓方案比較 24
4.1.6方案比較 24
4.2礦井基本巷道 32
4.2.1 井筒 32
4.2.2 開拓巷道 33
4.2.3 井底車場及硐室 33
4.2.4 井底車場及硐室 33
5 準備方式——帶區(qū)巷道布置 44
5.1煤層地質特征 44
5.1.1 帶區(qū)位置 44
5.1.2 帶區(qū)煤層特征 44
5.1.3 煤層頂底板巖石構造情況 44
5.1.4 水文地質 44
5.1.5 地質構造 45
5.1.6 地表情況 45
5.2 帶區(qū)巷道布置及生產系統 45
5.2.1 帶區(qū)準備方式的確定 45
5.2.2 帶區(qū)巷道布置 45
5.2.3 帶區(qū)生產系統 46
5.2.4 帶區(qū)內巷道掘進方法 48
5.2.5 帶區(qū)生產能力及采出率 49
5.3帶區(qū)車場選型設計 50
6 采煤方法 51
6.1采煤工藝方式 51
6.1.1 帶區(qū)煤層特征及地質條件 51
6.1.2 確定采煤工藝方式 51
6.1.3 回采工作面參數 51
6.1.4 綜采工作面的設備選型及配套 51
6.1.5 回采工作面支護方式 56
6.1.6 端頭支護及超前支護方式 59
6.1.7 各工藝過程注意事項 59
6.1.8 回采工作面正規(guī)循環(huán)作業(yè) 61
6.1.9 綜合機械化采煤過程中應注意事項 64
6.2回采巷道 64
6.2.1 回采巷道布置方式 64
6.2.2 回采巷道參數 65
7 礦井提升 66
7.1礦井提升概述 66
7.1.1 礦井設計生產能力及工作制度 66
7.1.2 煤層及煤質 66
7.1.3 運輸距離和貨載量 66
7.1.4 礦井運輸系統 66
7.2設備選型 67
7.2.1 設備選型原則: 67
7.2.2 帶區(qū)運輸設備選型及能力驗算 67
7.3主運輸大巷設備選擇 68
7.3.1 主運輸大巷設備選擇 68
7.3.2 輔助運輸大巷設備選擇 69
7.3.3 選擇電機車 69
7.3.4 設備選擇 69
7.3.5 運輸設備能力驗算 70
8 礦井提升 72
8.1礦井提升概述 72
8.2主副井提升 72
8.2.1 主井提升 72
8.2.2 副井提升 75
9 礦井通風及安全 77
9.1礦井地質、開拓、開采概況 77
9.1.1 礦井地質概況 77
9.1.2 開拓方式 77
9.1.3 開采方法 77
9.1.4 變電所、充電硐室、火藥庫` 77
9.1.5 工作制、人數 78
9.2礦井通風系統的確定 78
9.2.1 礦井通風系統的基本要求 78
9.2.2 礦井通風方式的選擇 78
9.2.3 礦井通風方法的選擇 79
9.2.4 帶區(qū)通風系統的要求 80
9.2.5 帶區(qū)通風方式的確定 80
9.3礦井風量計算 80
9.3.1 通風容易時期和通風困難時期采煤方案的確定 80
9.3.2 各用風地點的用風量和礦井總用風量 81
9.3.3 風量分配 85
9.4礦井通風阻力 86
9.4.1 礦井最大阻力路線 86
9.4.3 礦井通風總阻力 92
9.4.4 兩個時期的礦井總風阻和總等積孔 92
9.5選擇礦井通風設備 93
9.5.1 選擇主要通風機 93
9.5.2 電動機選型 95
9.6安全災害的預防措施 98
9.6.1 預防瓦斯和煤塵爆炸的措施 98
9.6.2 預防井下火災的措施 98
9.6.3 防水措施 98
10礦井基本技術經濟指標 100
1緒論 103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03
1.1.1 選題的背景 103
1.1.2 問題的提出 103
1.2 軟巖巷道支護理論的發(fā)展與現狀 103
1.2.1 國外發(fā)展與現狀 103
1.2.2 國內發(fā)展與現狀 104
2 軟巖巷道變形及破壞機理分析 105
2.1 軟巖概念及特點 105
2.1.1軟巖的概念 105
2.1.2軟巖的特點 105
2.2軟巖的力學屬性 106
2.2.1力學特性 106
2.2.2軟巖的臨界載荷 106
2.3軟巖巷道的變形及破壞機理分析 106
2.3.1 軟巖巷道變形破壞的主要特點 106
2.3.2 軟巖巷道變形影響因素 107
2.3.3 軟巖巷道變形特征及破壞形式 108
2.3.4 軟巖巷道破壞力學機理 108
3軟巖巷道支護原理 110
3.1最佳支護時間和最佳支護時段 110
3.1.1 最佳支護時間 111
3.2 軟巖巷道圍巖承載機理 111
3.3 軟巖巷道彈塑性狀態(tài)圈狀模型 111
3.4 巷道圍巖塑性區(qū)范圍計算 112
3.5 軟巖巷道圍巖與支護相互作用原理 114
3.6 軟巖巷道支護 114
3.6.1 支護形式 114
4 數值模擬支護參數優(yōu)化 115
4.1FLAC簡介 115
4.2模型的建立 116
4.3數值模擬結果分析 117
5 振興煤礦回采巷道支護參數優(yōu)化 118
5.1工程概況 118
5.2地質構造和結構 118
5.3圍巖巖性和強度 118
5.4支護方案 119
5.4.1支護方案參數 119
5.4.2分析比較方案 120
5.5錨桿參數優(yōu)化 125
5.5.1頂板錨桿長度優(yōu)化 125
5.5.2幫部錨桿長度優(yōu)化 126
5.5.3錨桿間排距的優(yōu)化 126
5.5.4錨索和錨桿角度的選擇 127
5.5.5錨桿參數優(yōu)化結論 128
6 總結 129
翻譯部分
英文部分 136
中文部分 145
致 謝: 152
相關說明:
1. 如您下載的資料不止一份,建議您注冊成為本站會員。會員請登錄后下載。
2. 會員購買金幣50元以下,0.7元/個,50元以上,0.5元/個。具體請看:下載與付款。
3. 會員48小時內下載同一文件,不重復扣金幣。
4. 下載后請用WinRAR或 WinZIP解壓縮后使用。
5. 如仍有其他下載問題,請看常見問題解答。
下載地址:
|
|
相關畢業(yè)論文(設計) |
|
推薦畢業(yè)論文(設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