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水井煤礦4.0Mt/a新井設計-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的上覆巖層特性分析
|
資料類別
|
化工建筑畢業(yè)論文(設計) |
|
課程(專業(yè))
|
采礦工程 |
關鍵詞
|
覆巖層|中央并列式 |
適用年級
|
大學 |
身份要求
|
普通會員 |
金 幣
|
80 。金幣如何獲得?) |
文件格式
|
word+CAD |
文件大小
|
5542K |
發(fā)布時間
|
2018-03-22 18:01:00 |
預覽文件
|
0941036.png(只能預覽部分內容) |
下載次數(shù)
|
2 |
發(fā)布人 |
kj008 |
內容簡介:
涼水井煤礦4.0Mt/a新井設計-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的上覆巖層特性分析,畢業(yè)設計,說明書共163頁,62348字,附設計圖紙。
摘要
本設計包括三個部分:一般部分、專題部分和翻譯部分。
一般部分為涼水井煤礦4.0Mt/a新井設計。涼水井煤礦位于陜西省榆林市神木縣錦界鎮(zhèn),交通較為便利。井田走向長度約為6.990km,傾向長度約為9.35km,面積約為63.04km2。主采煤層4-2煤的平均厚度為6m,平均傾角為1°,地質條件簡單。
井田工業(yè)儲量為487.93Mt,可采儲量為353.8Mt。礦井設計年生產(chǎn)能力為4.0Mt/a,服務年限為68a。礦井涌水量不大,瓦斯涌出量小,為低瓦斯礦井。
井田為斜井單水平開拓。大巷運輸采用膠帶運輸機運煤,輔助運輸采用無軌膠輪車設備。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式通風。
礦井年工作日為330d,工作制度為“三八”制。
一般部分共包括10章:1.礦區(qū)概述及井田地質特征;2.井田境界和儲量;3.礦井工作制度及設計生產(chǎn)能力、服務年限;4.井田開拓;5.準備方式-盤區(qū)巷道布置;6.采煤方法;7.井下運輸;8.礦井提升;9.礦井通風與安全技術;10.礦井基本技術經(jīng)濟指標。
專題部分題目是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的上覆巖層特性分析。
翻譯部分主要內容為錨索支護在深井條件下的應用實踐,英文題目為:Effects of frequency and grouted length on the behavior of guided ultrasonic waves in rock bolts.
一般部分
1 礦井概況與地質特征 1
1.1礦井概況 1
1.1.1地理位置與交通 1
1.1.2地形與河流 1
1.1.3氣象及地震 3
1.1.4水源、電源、通訊和經(jīng)濟狀況 3
1.2井田地質特征 3
1.2.1地質特征 3
1.2.2構造特性 4
1.2.3水文地質 5
1.3煤層特征 6
1.3.1煤層特征 6
1.3.2煤的特征 7
2 井田境界和儲量 10
2.1井田境界 10
2.2資源/儲量 11
2.2.1礦井地質資源量 11
2.2.2礦井工業(yè)資源/儲量 11
2.2.3礦井設計資源/儲量 12
3 礦井工作制度、設計生產(chǎn)能力及服務年限 14
3.1礦井工作制度 14
3.2礦井設計生產(chǎn)能力 14
3.3礦井服務年限 15
3.4井型校核 15
4井田開拓 17
4.1井田開拓的基本問題 17
4.1.1井田開拓的基本概念 17
4.1.2確定井筒形式、數(shù)目、位置及坐標 17
4.1.3確定工業(yè)場地位置、形狀和面積 18
4.1.4方案比較 18
4.2礦井基本巷道 23
4.2.1井筒 23
4.2.2 井底車場及硐室 30
4.2.3主要開拓巷道 30
5 準備方式——盤區(qū)巷道布置 35
5.1煤層的地質特征 35
5.1.1盤區(qū)煤層特征 35
5.1.2煤層頂?shù)装鍘r層情況 35
5.1.3煤層瓦斯及煤塵情況 35
5.1.4水文地質 36
5.1.5地質構造 36
5.1.5地面情況 36
5.2盤區(qū)巷道布置及生產(chǎn)系統(tǒng) 36
5.2.1盤區(qū)準備方式的確定 36
5.2.2盤區(qū)巷道布置 36
5.2.3盤區(qū)生產(chǎn)系統(tǒng) 37
5.2.4盤區(qū)巷道掘進方法 38
5.2.5盤區(qū)生產(chǎn)能力及采出率 39
5.3盤區(qū)車場選型設計 40
6 采煤方法 40
6.1 采煤工藝方式 40
6.1.1 采煤工藝方式的確定 40
6.1.2回采工作面參數(shù) 41
6.1.3進刀方式 41
6.1.4破煤、裝煤方式 42
6.1.5運煤方式 42
6.1.6支護方式 43
6.1.7工作面設備 44
6.1.8采煤工藝要求 49
6.1.9支護強度校核 50
6.1.10工作面正規(guī)循環(huán)作業(yè) 51
6.2 回采巷道布置 53
7 井下運輸 57
7.1概述 57
7.1.1井下運輸?shù)脑紬l件和數(shù)據(jù) 57
7.1.2井下運輸系統(tǒng) 57
7.1.3運輸距離和貨載量 59
7.2盤區(qū)運輸設備選擇 59
7.2.1井下運輸設計規(guī)定 59
7.2.2盤區(qū)運輸設備的選擇 59
7.3大巷運輸設備選擇 61
7.3.1主運輸大巷設備選擇 61
7.3.2輔助運輸大巷設備選擇 61
8 礦井提升 63
8.1礦井提升的原始數(shù)據(jù)和條件 63
8.2主副井提升 63
8.2.1主井提升選型 63
8.2.2輔運斜井提升選型 64
9 礦井通風及安全 65
9.1礦井通風系統(tǒng)的選擇 65
9.1.1礦井基本情況 65
9.1.2礦井通風設計的規(guī)定 65
9.2.2礦井通風方式的確定 65
9.2.3礦井通風方法的確定 69
9.2.4礦井通風系統(tǒng)的主要特征 69
9.2.5盤區(qū)通風系統(tǒng)的要求 69
9.2.6盤區(qū)通風方式的確定 70
9.2.7采煤工作面通風方式的確定 70
9.3盤區(qū)及全礦井所需風量 71
9.3.1綜采工作面需風量 71
9.3.2掘進工作面需風量 72
9.3.3硐室需風量 73
9.3.4其它巷道需風量 73
9.3.5礦井總風量 74
9.3.6礦井風量分配 74
9.4全礦通風阻力的計算 75
9.4.1礦井通風總阻力計算原則 75
9.4.2礦井摩擦阻力和總阻力的計算方法 75
9.4.3礦井通風總阻力的計算 76
9.5通風立體圖和網(wǎng)絡圖 79
9.6通風機選型 81
9.6.1設備選擇的原則 81
9.6.2設備選擇 82
9.7.4 電機選型 83
9.7防止特殊災害的安全措施 85
9.7.1火災防治 85
9.7.2頂板災害防治 85
9.7.2礦井突水潰沙防治 86
10 設計礦井基本技術經(jīng)濟指標 87
參考文獻 89
專題部分
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的上覆巖層特性分析 91
1緒 論 92
1.1 研究目的和意義 92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92
1.2.1國外技術研究現(xiàn)狀 92
1.2.2國內技術研究現(xiàn)狀 92
1.3 厚煤層大采高全厚開采技術突破與創(chuàng)新的關鍵點 93
1.4 擬采取的技術路線 94
2 厚煤層一次采全高的開采條件 95
2.1 某礦區(qū)厚煤層覆存概況 95
2.2 大采高綜采工作面地質條件 95
2.2.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 95
2.2.2煤層 96
2.2.3煤層頂?shù)装?97
2.2.4 地質構造 97
2.2.5水文地質 98
2.2.6影響回采的其它因素 99
2.3大采高綜采 100
3 一次采全高采動覆巖結構特征分析 103
3.1 上覆巖層關鍵層結構效應分析 103
3.2 老頂關鍵層來壓步距的理論計算確定 107
3.2.1 初次來壓步距 107
3.2.2 周期來壓步距 108
3.3 上覆巖層垮落特征分析——RFPA2D模擬 108
3.3.1 模型建立 108
3.3.3采動履巖垮落特征模擬結果分析 109
翻譯部分
英文原文 115
中文譯文
頻率和錨固長度對超聲波在錨桿中傳播行為的影響 126
1 引言 126
2 超聲導波測試的實驗 128
2.1 試驗樣本 128
2.2 試驗儀器和實驗描述 128
3 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方法 128
3.1 衰減估計 128
3.2 估算群速度 129
4 自由錨桿中頻率和錨桿長度對導波行為的影響 130
4.1 自由錨桿中的衰減 130
4.2 自由錨桿中的群速度 130
5 頻率和錨固長度對導波行為的影響 130
5.1 錨固錨桿中的衰減 131
5.2 錨固錨桿中的群速度 131
6 討論及結論 131
致 謝 133
相關說明:
1. 如您下載的資料不止一份,建議您注冊成為本站會員。會員請登錄后下載。
2. 會員購買金幣50元以下,0.7元/個,50元以上,0.5元/個。具體請看:下載與付款。
3. 會員48小時內下載同一文件,不重復扣金幣。
4. 下載后請用WinRAR或 WinZIP解壓縮后使用。
5. 如仍有其他下載問題,請看常見問題解答。
下載地址:
|
|
相關畢業(yè)論文(設計) |
|
推薦畢業(yè)論文(設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