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院礦井1.2Mt/a新井設計-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的上覆巖層特性分析
|
資料類別
|
化工建筑畢業(yè)論文(設計) |
|
課程(專業(yè))
|
采礦工程 |
關鍵詞
|
立井單水平|帶區(qū)布置 |
適用年級
|
大學 |
身份要求
|
普通會員 |
金 幣
|
80 (金幣如何獲得?) |
文件格式
|
word+CAD |
文件大小
|
2916K |
發(fā)布時間
|
2018-04-04 15:01:00 |
預覽文件
|
0941076.png(只能預覽部分內容) |
下載次數(shù)
|
0 |
發(fā)布人 |
kj008 |
內容簡介:
古書院礦井1.2Mt/a新井設計-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的上覆巖層特性分析,畢業(yè)設計,說明書共130頁,66169字,附設計圖紙。
摘 要
一般部分針對山西古書院礦井進行了井型為1.2Mt/a的新井設計。古書院礦井位于安山西晉城市境內,面積約24km2。主采煤層為15#煤層,平均傾角4°,平均厚度3.50m。井田工業(yè)儲量為105.42Mt,可采儲量81.05Mt,礦井服務年限為51.96a。礦井正常涌水量為333.3m3/h,最大涌水量為375m3/h;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為5m3/t,屬低瓦斯礦井。
根據(jù)井田地質條件,設計采用雙立井單水平開拓方式,井田采用全帶區(qū)式布置方式,共劃分為六個帶區(qū),軌道大巷布置在巖層中、膠帶機大巷和回風大巷皆為煤層大巷。礦井通風方式采用兩翼對角式通風。
針對西二帶區(qū)進行了帶區(qū)準備方式設計,進行了運煤、通風、運料、排矸、供電系統(tǒng)設計。
針對15201工作面進行了采煤工藝設計。該工作面煤層平均厚度為3.50m,平均傾角4°,直接頂為泥巖,老頂為砂巖。工作面采用一次采全高綜采采煤法。采用雙滾筒采煤機割煤,往返一次割兩刀。采用“四六制”工作制度,截深0.6m,每天六個循環(huán),循環(huán)進尺3.6m,月推進度108m。
大巷采用膠帶輸送機運煤,輔助運輸采用無軌膠輪車。主井采用一對12 t雙箕斗提煤,副井采用一對3 t礦車雙層單車罐籠運料和升降人員。
專題部分題目為《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的上覆巖層特性分析》,研究了厚煤層大采高綜采工作面的采動覆巖活動規(guī)律,并對所設計液壓支架的適應性進行評價,分析了大采高工作面的上覆巖層關鍵層結構效應,并進行了上覆巖層破壞特征數(shù)值模擬,為工作面頂板控制提供依據(jù)。
翻譯部分題目為《Main parameters calculation and structures of pipe belt conveyor》,主要介紹了管狀帶式輸送機的參數(shù)計算和結構設計。
關鍵詞:古書院礦井;帶區(qū)布置;一次采全高;兩翼對角式;關鍵層;管狀帶式輸送機。
目錄
一般設計部分
1 礦區(qū)概述及井田地質特征 1
1.1礦區(qū)概述 1
1.1.1礦區(qū)地理位置與交通 1
1.1.2地形地貌及水文情況 1
1.1.3氣候條件 1
1.1.4地震 1
1.1.5水源條件 1
1.1.6礦區(qū)經(jīng)濟概況 2
1.1.7礦區(qū)小煤礦概況 2
1.2 井田地質特征 4
1.2.1地質構造 4
1.2.2井田地層概述 5
1.2.3水文地質條件 7
1.3煤層 8
1.3.1煤層埋藏條件 8
1.3.2可采煤層 10
1.3.3煤巖特征和煤質 10
1.3.4煤層頂?shù)装?12
1.3.5煤的工業(yè)用途評述 13
1.3.6瓦斯、煤塵和煤的自燃 13
2 井田境界和儲量 14
2.1井田境界 14
2.1.1井田范圍 14
2.2 礦井儲量計算 14
2.2.2礦井工業(yè)儲量 14
2.3 礦井設計儲量 15
2.3.1保護煤柱留設原則 15
3 礦井工作制度、設計生產(chǎn)能力及服務年限 18
3.1礦井工作制度 18
3.2礦井設計生產(chǎn)能力及服務年限 18
3.2.1確定依據(jù) 18
3.2.2礦井設計生產(chǎn)能力 18
3.2.3礦井服務年限 18
3.2.4井型校核 19
4 井田開拓 20
4.1 井田開拓的基本問題 20
4.1.1確定井筒形式、數(shù)目、位置及坐標 20
4.1.2工業(yè)場地的位置 21
4.1.3開采水平的確定及采帶區(qū)劃分 22
4.1.4主要開拓巷道 22
4.1.5方案比較 22
4.2 礦井基本巷道 27
4.2.1井筒 27
4.2.2井底車場 31
4.2.3主要開拓巷道 34
5 準備方式——帶區(qū)巷道布置 36
5.1煤層地質特征 36
5.2 采(盤)區(qū)或帶區(qū)巷道布置及生產(chǎn)系統(tǒng) 37
5.2.1帶區(qū)準備方式的確定 37
5.2.2帶區(qū)巷道布置 37
5.2.3帶區(qū)生產(chǎn)系統(tǒng) 39
5.2.4帶區(qū)內巷道掘進方法 40
5.2.5帶區(qū)生產(chǎn)能力及采出率 40
5.3 帶區(qū)車場選型設計 41
6 采煤方法 42
6.1 采煤工藝方式 42
6.1.1采煤方法的選擇 42
6.1.2回采工作面參數(shù) 42
6.1.3綜采工作面的設備選型及配套 43
6.1.4回采工作面破煤、裝煤方式 47
6.1.5端頭支護及超前支護方式 48
6.1.6各工藝過程注意事項 49
6.1.7回采工作面正規(guī)循環(huán)作業(yè) 50
6.2回采巷道布置 55
6.2.1回采巷道布置方式 55
6.2.2回采巷道參數(shù) 55
7 井下運輸 57
7.1概述 57
7.1.1礦井設計生產(chǎn)能力及工作制度 57
7.1.2煤層及煤質 57
7.1.3運輸距離和輔助運輸設計 57
7.1.4礦井運輸系統(tǒng) 57
7.2帶區(qū)運輸設備選擇 58
7.2.1 設備選型原則: 58
7.2.2 帶區(qū)運輸設備選型及能力驗算 58
7.3大巷運輸設備選則 61
7.3.1主運輸大巷設備選擇 61
7.3.2輔助運輸大巷設備選擇 61
7.3.3運輸設備能力驗算 61
8 礦井提升 62
8.1礦井提升概述 62
8.2主副井提升 62
8.2.1主井提升 62
8.2.2副井提升設備選型 63
9 礦井通風及安全 65
9.1礦井地質、開拓、開采概況 65
9.1.1礦井地質概況 65
9.1.2開拓方式 65
9.1.3開采方法 65
9.1.4變電所、充電硐室、火藥庫` 65
9.1.5工作制、人數(shù) 65
9.2礦井通風系統(tǒng)的確定 66
9.2.1礦井通風系統(tǒng)的基本要求 66
9.2.2礦井通風方式的選擇 66
9.2.3礦井通風方法的選擇 67
9.2.4帶區(qū)通風系統(tǒng)的要求 67
9.2.5帶區(qū)通風方式的確定 68
9.3礦井風量計算 69
9.3.1通風容易時期和通風困難時期采煤方案的確定 69
9.3.2各用風地點的用風量和礦井總用風量 69
9.3.3風量分配 74
9.4礦井阻力計算 75
9.4.1計算原則 75
9.4.2礦井最大阻力路線 76
9.4.3計算礦井摩擦阻力和總阻力: 80
9.4.4 兩個時期的礦井總風阻和總等積孔 81
9.5選擇礦井通風設備 82
9.5.1選擇主要通風機 82
9.5.2電動機選型 85
9.6.1預防瓦斯和煤塵爆炸的措施 86
9.6.2預防井下火災的措施 86
9.6.3防水措施 86
10 設計礦井基本技術經(jīng)濟指標 88
專題設計部分
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的上覆巖層特性分析 90
1緒 論 91
1.1研究目的和意義 91
1.2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91
1.2.1國外技術研究現(xiàn)狀 91
1.2.2國內技術研究現(xiàn)狀 92
1.3厚煤層大采高全厚開采技術突破與創(chuàng)新的關鍵點 92
1.4擬采取的技術路線 93
2 厚煤層一次采全高的開采條件 95
2.1某礦區(qū)厚煤層覆存概況 95
2.2大采高綜采工作面地質條件 95
2.2.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關系 95
2.2.2煤層 96
2.2.3煤層頂?shù)装?97
2.2.4地質構造 97
2.2.5水文地質 98
2.2.6影響回采的其它因素 99
2.3大采高綜采 99
3 一次采全高采動覆巖結構特征分析 102
3.1上覆巖層關鍵層結構效應分析 102
3.2老頂關鍵層來壓步距的理論計算確定 106
3.2.1初次來壓步距 106
3.2.2周期來壓步距 107
3.3上覆巖層垮落特征分析——RFPA2D模擬 107
3.3.1模型建立 107
3.3.2采動履巖垮落特征模擬結果分析 108
4 主要結論 113
參考文獻 114
翻譯部分
英文原文 116
中文譯文 124
致 謝 131
相關說明:
1. 如您下載的資料不止一份,建議您注冊成為本站會員。會員請登錄后下載。
2. 會員購買金幣50元以下,0.7元/個,50元以上,0.5元/個。具體請看:下載與付款。
3. 會員48小時內下載同一文件,不重復扣金幣。
4. 下載后請用WinRAR或 WinZIP解壓縮后使用。
5. 如仍有其他下載問題,請看常見問題解答。
下載地址:
|
|
相關畢業(yè)論文(設計) |
|
推薦畢業(yè)論文(設計) |
|
|
|
|